想种菜农业网

梭子蟹的生物学特性与人工养殖潜力

热度:108℃ 发布时间:2022-12-20 11:16:04
    梭子蟹(POFtHnUStrituberculatus)学名为三疣梭子蟹,是大型海产食用蟹类。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山东沿海进行了土池育肥和蓄养试验,并取得了初步成功,目前我国的南北沿海池塘养殖及蓄养再度兴起,梭子蟹也成为虾池综合养殖的种类之一。    一、梭子蟹的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梭子蟹属十足目、爬行亚目、梭子蟹科、梭子蟹属。其头胸甲略呈梭型,前侧缘各有9个锯齿,最后一齿特别长、大,左右突出,额缘具4个小齿。头胸甲的背面有3个明显的疣状突起,头胸甲呈茶绿色,腹面灰白色,第一对步足为特别强大的螯足,其长节后缘末部有一刺;第二对到第四对步足扁平,指节尖细,适于爬行;末对步足扁宽,指节呈片状,适于游泳;雄性腹部呈窄三角形,雌性腹部较圆大。宁丁开头胸甲,可见到内脏中央有一个近五角形的透明微黄的心脏,前后端均有动脉与各器官相连;左右侧为鳃腔,具6对灰白色的鳃;消化管自口经过一很短的食道与胃相通,后面连接一条细直的肠道直通腹部末端肛门,胃的两侧为左右两叶肝脏,土黄色,占据了头胸甲的大部;雌蟹具卵巢1对,当成熟怀卯时卵巢几乎充满整个头胸甲,并一直延伸到侧刺内,为橙黄色,输卵管的末端有受精囊,开口于胸板愈合后的第三节;雄性在头胸部前侧缘肝脏表面有1对乳白色回转弯曲的长带状睾丸,与螺旋形输精管相连,末端即为射精管,开口于游泳足基部的雄性生殖孔。    2.分布 梭子蟹在我国分布很广,北起辽东半岛,南至闽南沿海均有分布,尤以黄渤海产量最高。此外,日本、朝鲜等地也有梭子蟹的分布。    3.生活习性 梭子蟹的活动范围随着季节变化而有所不同。春季("五一"节前后),到浅海产卵,尤喜在沿海各地港湾或河口附近(如渤海的辽河口、大清河口、大河口、黄河口,黄海的鸭绿江口等地),水深约为3m~5m处,初孵出幼体和小蟹在海边近岸处可发现,随着个体的长大,逐渐于较深水域摄食和活动;10月中旬以后,水温下降,梭子蟹则游向水深10m~30m处越冬。梭子蟹白天潜入泥沙中,潜沙时多与底面呈15度角~45度角,有时仅露眼和触角,潜入较浅,无钻深洞的能力;夜间游动较为频繁,游动时常将身体倒垂于水中,第5对步足紧贴水面做频频摆动,也常在水层中或贴近水底做不定向水平游动。    4.食性梭子蟹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蟹类,浅海中常以鳌足捕食小鱼、贝类等,其对低温的适应能力较强,在水温14℃左右摄食量开始下降,水温8℃时仍发现个别个体摄食,当温度突然降至-1.5℃时才开始死亡,属广盐性生物,最适盐度为20‰~35‰,并具有一定的耐干能力,且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体重100g左右的个体,在气温20℃左右可干露8小时而不死,在2℃~4℃温度下干露26小时成活率高达87.8%,这给苗种干运和低温暂养创造了条件。    5.生长 梭子蟹的生长是伴随蜕壳而进行的。我国渤海的梭子蟹在室内培育条件下自5月底前后第一批幼体孵出,在20℃~30℃的水温条件下经幼体、幼蟹阶段到8月底前后即陆续成熟。自Ⅰ期幼蟹至性成熟,雄蟹蜕壳8~10次,成熟个体体重达55.5g~176.4g;雌蟹蜕壳9~10次,成熟个体体重达83.0g~276.9g。交配后的雌蟹当年不再蜕壳,翌年产卵繁殖后继续蜕壳生长。秋末,成蟹可达18cm以上,体重300g以上,最大的可达500g以上。雌蟹有越过第三个年头再进行产卵者,而雄蟹在第二年交配后就大部分死亡。    6.繁殖春季产卵繁殖而长成的梭子蟹,至当年秋末,雌雄个体即在浅海海域或上层水体中互相配对,进行交配活动。交配是在雌雄个体蜕壳后进行的,交配时间从数小时到1天~2天不等,当雌蟹甲壳硬化到相当程度后雌、雄蟹即分离。经过越冬后,再生长到4月即开始产卵繁殖,一直延续到7月,产卵盛期为5月。雌蟹在产卵的同时释放贮存在受精囊内的精于,使卵子受精。产出的卵子抱于腹部(附着在第2~5腹节的附肢上孵化)。多次产卵,受精卵在蟹体上孵育,15天~20天左右(水温18℃~20℃)卵膜内的幼体(称为原蚤状幼体)即以背刺刺破卵膜而孵出体外,开始幼体发育。幼体发育阶段分为4期蚤状幼体和1期大眼幼体,然后发育成幼蟹。    二、梭子蟹的经济价值    1.食用营养价值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梭子蟹已摆上了人民大众的餐桌,成为人们进补的美味佳肴。梭子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每100g梭子蟹肉中含有蛋白质70%,脂肪2.5%,糖8%,淀粉3%,矿物质元素2.5%,无氮有机物14%,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激素(睾酮、雌二醇、雌酮、孕酮、游离雌三醇和促进人体增高的甲状腺素等)。    2.药用保健价值 梭子蟹是食、药、补三用的珍品。用之食是美味佳肴;用之药是做滋补剂,可治疗肾亏劳损、神经衰弱,心慌失眠、身体虚弱等消耗性疾病,具有润肺养阴、补脑益智、提高人体免疫力、美容养颜、抗衰老等独特功效,对妇女不孕、产后无乳等疾病也有显著疗效,经常食用能改善内分泌,增强新陈代谢,降血压、血脂、血糖,抗肿瘤,调节和提高人的记忆力和性功能,促进生长发育,调节性周期,对于治疗更年期体内激素平衡和改善心悸、失眠、头晕、心情烦躁等有特效,是男女皆宜的保健品。    三、自然资源及养殖现状    1.自然资源 多年来,由于受到市场利益的驱动,人们大量无计划的捕捞致使自然的梭子蟹数量锐减,商品蟹供不应求,按现时的资源现状来满足市场需求的难度很大,急需资源的增殖与保护。    2.养殖现状 下列的养殖方式在我国已经进行了大量试验并获得成功,养殖前景十分广阔:①梭子蟹人工育苗技术已经成熟,目前我国沿海各地的水产苗种场都在进行梭子蟹的人工育苗工作,包括亲蟹培育、幼体孵化、幼蟹养殖等,为开展梭子蟹人工养殖奠定了牢固的基础;②港湾拦网养殖,在长江以北的海区利用天然的港湾进行拦网养殖,回捕率达70%左右;③池塘养殖,多进行池塘混养,效果比较理想;④吊笼养殖,在池塘或港湾里进行梭子蟹吊笼养殖,生长速度快且回捕率高。
  • 养殖技术推荐
更多+
孔雀的养殖价值

孔雀的养殖价值

孔雀全身都是宝,随着孔雀大规模地饲养,使越来越多的人们可以享受到 "凤凰"肉的滋味,孔雀肉具有较高的营养食用价值。孔雀产肉多,全净膛屠宰率达80%以上,其肉质细嫩,孔雀肉为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其蛋白质含量高达23.2%,远远高于一般禽类,比田鸡、蛇、甲鱼,龙虾和石斑鱼都高,富含20多种氨基酸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脂肪含量仅为0.8%。孔雀还具有药用价值,我国明代替名的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孔雀辟恶,能解百毒,孔雀肉、血有解毒的功效,主治解药毒、蛊毒;粪便亦有解毒利水的功...

12-03

孔雀养殖怎么消毒

孔雀养殖怎么消毒

孔雀舍勤打扫,及时清除粪便、污物及灰尘。以免降低消毒质量。喷雾消毒时,喷口不可直射蓝孔雀,药液浓度和剂量要掌握准确,喷雾程度以地面、墙壁、屋顶均匀湿润和蓝孔雀体表稍湿为宜。水温要适当,防止孔雀受冻感冒。消毒前应关闭所有门窗,喷雾15分钟后要开窗通气,使其尽快干燥。进行育雏室消毒时,事先把室温提高3~4℃,免得因喷雾降温而使雏蓝孔雀挤压致死。种类消毒剂交替使用,每月轮换一次。孔雀群接种弱毒苗前后3天内停止喷雾消毒,以免降低免疫效果。...

12-03

农村沼渣如何养殖蚯蚓?

农村沼渣如何养殖蚯蚓?

农村如何利用沼渣饲养蚯蚓?沼渣养殖蚯蚓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益高,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沼渣处理沼渣捞出后,摊开沥干2天,然后与20%铡碎稻草、麦秆、树叶、生活垃圾拌匀后平置坑内,厚度20-25厘米。蚯蚓放养应均匀移入蚯蚓,并保持65%湿度。场地管理蚯蚓生活适宜温度为15℃一30℃,高温季节可洒水降温,室外养殖不可曝晒,应有必要蔽阴设施。气温低于12℃时,覆盖稻草保暖,保持65%湿度。经常分堆,将大小蚯蚓分开饲养。防止伤害预防天敌,如水蛭、蟾蜍、蛇、鼠、鸟、蚂蚁、螨等,避免农药、工业废气为害。养殖环境养殖场所...

12-03

土元的生活习性

土元的生活习性

土元喜欢生活于阴暗,潮湿,腐殖质的疏松土壤中,野生状态下的土元多生活于灶间、墙角、落叶树林下的腐殖质土壤及碎石间,入土深度可达0.5-0.6米。白天入土休息,傍晚开始出来活动、觅食、交配。夜晚7-12时是土元活动的盛期。土元为杂食性动物,喜食多种蔬菜叶、根、茎、花、多种树叶及各类杂粮,也吃动物性残渣、粪便等。野生状态下的土元生长周期为2.5-3年。5-11月为土元的活动期,气温在13℃以下入土休眠,不食不动、抗寒冷,-10℃时仍冻不死。耐高温,40℃时仍热不死,38℃以上吃食减少,不入土,活动频繁。温度在...

12-03

蝇蛆的养殖技术

蝇蛆的养殖技术

蝇蛆的养殖可用砖砌边高为20厘米,面积为1-3平方米的育蛆池, 或用竹木搭架用塑料盘育蛆,一个直径为50厘米的塑料盘可育蛆1.5公斤仅需3公斤麦麸, 养3-4天即可收集利用,养蛆料的来源较广,不同蛆料的成本有所高低,可以合理选择。麦麸营养成份较高,价格也稍高,一般用来繁殖蝇蛆,价格低廉的酒槽、豆渣等可用来作商品蛆的料。如用麦麸作蛆料,一般1公斤麦皮可生产0.4-0.5 公斤蝇蛆(视麦麸的质量而定),使用时需加水抖匀,干湿度以手捏出水,触碰即散为宜。如果用酒槽、豆渣等半干湿料,使用时不必加水即可培养。蝇蛆的...

12-03

网友评论
评论
发 布

更多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