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种菜农业网

辣椒精的加工技术

热度:202℃ 发布时间:2023-01-21 20:20:48

红尖辣椒是目前国内外销量*的辣味品,但用传统的方法加工存在两个特点:

①辣椒粉易霉变、保存困难,霉变后辣椒色香味大为失色;

②辣椒中辣味的利用率很低,大量的辣味仍残留在辣椒渣中。辣椒精的开发从根本上改变了辣椒霉变的问题。提取辣椒精后的残渣,可进一步提取其他物质或合成饲料,为辣椒的综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使经济效益更加显著。

一、提取原理:辣椒的成分相当复杂,但作为构成调味风味的主要成分是辣椒素和辣椒色素,以及具有特有香味的挥发物。因此,提取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其特性,用化学方法将其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无机盐分离开来,获得一种浓缩物,这种浓缩物即为辣椒精。辣椒中产生辣味的物质是一种统称为辣椒素的辣椒碱,其中辣椒碱占69%,二氢辣椒碱占22%,去甲二氢辣椒碱占7%,高辣椒碱占1%,高二氢辣椒碱占1%。纯净的辣椒碱为单斜棱柱体或短形片状晶体,熔点65℃,高温下产生刺激性蒸发。辣椒碱可溶于乙醇、乙醚、苯及碱性水溶液中,但不溶于冷水。辣椒素在辣椒中含量因品种而异,一般为0.2%—0.5%,但其质量分数只要达到1×10-6就使味觉感到明显辣味。辣椒中挥发物用水蒸馏与溶剂萃取收集后,在色质联用仪中进行分析,证明有醇、羟基化合物、吡、嗪环状碳水化合物,树脂类等各种成分。

二、工艺流程:辣椒→干燥→粉碎→酒精→浸取→浓缩→酒精→提纯→辣椒精

三、操作方法:

1.原料的准备 先用色红、味辣、水份低、无霉变干辣椒加工成辣椒粉。

2.浸取 根据实践结果,采用常温静止浸取的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节省能源等优点,有利于广泛应用。可选用95%无毒、价廉、易得的食用酒精作为浸取剂,常温静止浸取48h。

3.浓缩 将浸取液送入蒸馏装置内,用间接加热的方法将乙醇回收。随着乙醇的蒸发,浸取液的浓度不断升高,颜色变深。蒸馏后期,要控制加热温度,防止焦化。所得浓缩物冷却至室温后,是一种浓稠的暗红色液体。回收的乙醇可供浸取使用。

4.提纯 为了除去浓缩液中的杂质,去掉胶状的树脂类物质,还需要进一步用溶剂萃取,条件如前所述,再将提纯溶液蒸发,得到纯净的提取物辣椒精。

四、产品质量:用这种方法制得的辣椒精在常温下是一种暗红色的浓稠液体,保持辣椒本身固有的色香味,密度为0.91kg/L—0.93kg/L,易溶于各种食用油。

产品的卫生指标:细菌总数不大于10个/ml,大肠菌群不大于30个/ml,砷含量不大于O.1ml/kg。铅不得检出。

  • 农业知识推荐
更多+
桃子核是湿垃圾干垃圾怎么处理

桃子核是湿垃圾干垃圾怎么处理

现在正是各种桃子上市的季节,油桃水蜜桃,美味可口。但是到了垃圾分类时,烂掉的桃子肉属于湿垃圾。桃子核是湿垃圾干垃圾怎么处理扔垃圾时,根据垃圾的类型将垃圾进行分类,然后将垃圾扔进对应的垃圾桶中,湿垃圾的垃圾桶多用绿色表示,干垃圾的垃圾桶都用灰色表示。相关工作人员将湿垃圾回收后会进行再分类,将部分湿垃圾...

09-25

福安芙蓉李的功效作用

福安芙蓉李的功效作用

芙蓉李果肉中含有多种氨基酸比如谷氨酸、丝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等。 福安芙蓉李的功效作用1、清肝火利湿的作用李子果具备清肝火利水的用途。鲜李肉中带有多种多样碳水化合物,如谷氟苯、丝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等,立即服用李子果肝硬化腹水有一定的治疗效果。2、化痰止咳的功效李子果具备化痰止咳的作用。李子果中的很...

09-25

红心柚好吃还是白心柚好吃呢

红心柚好吃还是白心柚好吃呢

夏季是吃水果的季节,各种水果纷纷的上市,袖子就是其中的一种,袖子的的水分多吃起来清凉解渴因此在夏天是非常受欢迎的,那么你知道红心柚好吃还是白心柚好吃?不清楚的就随我来看看吧。 红心柚好吃还是白心柚好吃呢其实红心柚要比白心柚好吃。红心柚喝白心柚子最明显的区别应该就是果肉颜色了,但是价格却是不一样,红心...

09-24

瓦房店黄元帅苹果介绍

瓦房店黄元帅苹果介绍

瓦房店黄元帅苹果是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的特产。瓦房店黄元帅苹果具有皮薄光滑、肉质细腻、果汁多、酸甜适口、芳香味浓等特征。瓦房店黄元帅苹果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瓦房店黄元帅苹果介绍瓦房店市地处辽东半岛西侧,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果树生长条件得天独厚,具...

09-25

吃西梅的注意事项

吃西梅的注意事项

西梅也叫加州梅,芳香甜美,口感润滑。当作为配料时,具有甘草的芳香,是现代人健康饮食的佳品,有“奇迹水果”、“功能水果”之美誉。吃西梅的注意事项1、西梅成熟后含有大量的糖分,因此,很受细菌和昆虫的喜爱,品质较好的西梅都需要一定量的农药保护,所以吃西梅之前一定要充分浸泡清洗。2、我国的西梅多为美国进口货...

09-25

网友评论
评论
发 布

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