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种菜农业网

茶叶病虫害防治?

热度:3311℃ 发布时间:2024-07-02 03:37:28
茶叶病虫害防治

茶叶病虫害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大力推广生态控制、物理诱控、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障茶叶质量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茶叶生产可持续发展。

一、茶叶病害

1、茶炭疽病:发病时,成叶和老叶边缘或叶尖产生病斑,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后转黄褐色,最后变为灰白色的不规则形大型斑块,其上散生黑色细小粒点,病健部分界明显。全年以梅雨季节和秋雨季节发生最重。

防治措施:(1)加强茶园管理,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注意清沟排水。(2)在新梢1芽1叶期喷药防治。选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2000倍液或25%咪鲜胺乳油1000-1500倍液或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2、茶饼病:主要危害嫩叶、嫩梢、叶柄。嫩叶染病初现淡黄色或淡红色近园形透明斑,后病斑正面凹陷,背面突起,形成疱斑,其上覆盖一层灰白色或粉红色粉末,最后粉末消失,形成淡褐色枯斑,边缘有一灰色白色圈,形似饼状。一般3-5月和9-10月发生严重。

防治措施:(1)加强苗木检疫,防止病菌通过茶苗调运传播。(2)增施磷、钾肥,提高茶树抗病力。(3)发病初期,选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

二、茶叶虫害

1、假眼小绿叶蝉:以若虫和成虫刺吸茶树嫩茎、嫩叶的汁液进行危害,受害轻者,芽叶失绿、老化,影响茶叶产量、品质;受害重者,顶部芽叶呈枯焦状,茶芽不发,无茶可采。

防治措施:(1)加强茶园管理,实行分批采摘。(2)在成虫期用黄板诱杀,每亩用量15-20张。(3)化学防治。选用22噻虫%·高氯氯悬浮剂5000-6000倍或50%丁醚脲悬浮剂2000倍液或24%虫螨腈悬浮剂1500-2000倍液或15%茚虫威乳油3000倍液。

2、茶尺蠖:以幼虫取食嫩叶和成叶,大发生时可将茶树老叶、新梢、嫩皮、幼果全部吃光。全年发生六代,以7-9月的第三、四代为害较重。

防治措施:(1)物理防治。利用成虫的趋光性,用频振式杀虫灯在发蛾期诱杀成虫。(2)生物防治。对一、二、五、六代茶尺蠖用(1万PIB/微升·2000IU/微升)茶核·苏云金500倍液喷施。(3)化学防治。选用0.6%苦参碱水剂800-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或2.5%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15%茚虫威乳油3000倍液喷雾。

3、黑剌粉虱:主要以幼虫在叶背吸取汁液进行危害,其分泌物常诱发煤烟病。

防治措施:(1)加强茶园管理,适时修剪,增进通风透光,抑制虫口数量增长。(2)物理防治:成虫期用黄板诱杀,每亩15-20张。(3)化学防治:选用15%茚虫威乳油3000倍液或24%虫螨腈悬浮剂1500-2000倍液喷雾。

4、茶橙瘿螨:以幼、若螨和成螨刺吸嫩叶和成叶的汁液进行危害。受害叶片失去光泽,叶色变浅,叶正面主脉发红,叶背面出现褐色锈斑,芽叶萎缩、僵化,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全年以夏、秋茶期危害最重。

防治措施:(1)加强茶园管理,及时分批采摘。(2)化学防治:选用99%矿物油200倍液或57%炔螨特乳油2000倍液等喷雾;冬季可用45%晶体石硫合剂200倍清园。

预防病虫害,可以适当的追施沃叶水溶肥。

防治茶叶螨虫、小绿叶蝉、尺蠖用什么药好?

克螨特,氯氰菊酯或扑虱灵,桑宝或敌百虫

种类很多,不一定局限于这几种

茶叶军背虫怎么防治?

军配虫,为半翅目网蝽科冠网蝽属的一种昆虫。在中国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东、西北等地区。危害扶桑、木瓜、栀子花、紫藤、月季、梅花、樱花、含笑、桃树、樱花、茶花、茉莉、四季海棠、贴梗海棠、垂丝海棠、海棠、杜鹃、腊梅、杨树等园林植物。成虫、若虫群集在叶前吸取汁液。叶面出现黄白色斑点,叶绿素逐渐破坏,光合作用严重受阻,同时在叶前还可见到很多黑褐色虫粪粘液和脱皮壳,使叶背呈黄褐色的锈状斑点,引起叶片苍白甚至早期脱落,造成植株衰弱,影响生长发育及开花。
人工除虫
(1)清除落叶、杂草、刮除枝干粗翘皮,集中烧毁,可消灭部分越冬虫口。
(2)栽植寄主的地方,夏季要适当地进行遮阴,适当喷水,可以减轻梨网蝽的为害;加强管理工作,提高寄主植物的抗性和补偿能力,抑制害虫发生。
(3)9月份在树干上绑扎草把,诱集成虫潜伏越冬并于早春集中烧毁;冬季树干涂白,以减少越冬成虫;保护利用天敌。
药物防治:
重点抓住4月中旬至5月上旬,越冬成虫活动期,可选用80%的敌敌畏1000倍液。5月中旬及时检查叶片上的虫情,当叶背面已经有梨网蝽若虫群集,并出现少数白色刚羽化的成虫,表明第1代若虫已基本孵化,而成虫尚未产卵,此时防治效果最佳,可选用40%**乐果1000倍液,或50%马拉松15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3000至40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0倍液喷雾。在生长季节,交替使用上述药剂连续防治,可以彻底消灭虫害。

用什么样的物理方法驱蚊怎样用物理方法来

驱蚊“神器”不可全信,最好办法还是物理防蚊

杀虫灯可诱杀哪些害虫?

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蔬菜昆虫达到4目16科29种。主要有鳞翅目夜蛾科的小地老虎、大地老虎、甘蓝夜蛾、斜纹夜蛾、银蚊夜蛾,灯蛾科的白雪灯蛾、红腹灯蛾,枯叶蛾科的李枯叶蛾,螟蛾科的草地螟、菜螟、豆荚螟、大豆卷叶螟、甜菜叶螟,毒蛾科的古毒蛾,天蛾科的豆天蛾、天蛾,菜蛾科的小菜蛾,卷叶蛾科的大豆卷叶蛾;鞘翅目叶甲科的黄曲条跳甲、大猿叶甲、叶甲,芫菁科的芫菁,瓢虫科的瓢虫,金龟甲科的东北大黑金龟子、铜绿金龟子,象甲科的杏象甲;半翅目蝽科的斑须蝽;直翅目蝗科的土蝗,蝼蛄科的非洲蝼蛄。

如何清除茶叶残留农药

其实,茶叶残留了农药,无论怎么都去除不彻底的。最好就是喝不含农药残留的茶叶,如果你想要买安全不打农药的茶叶,可以到待客九品上预订,茶树下放养跑山鸡,虫害较少,严格控制质量。
还有,很多人觉得泡茶时洗茶是可以去除农药残留的。其实,其中偶有夹杂物如茶灰、尘埃,经注入沸水即倒掉,也迅即去除。但是农药残留是去除不了的。
最后说一下这个洗茶的起源,“洗茶”一词始用于北宋,原属于茶叶采制过程用语,后延伸至饮用过程中。而鲜叶从茶树上采摘下来以后经过初制、精制,其中有多道工序如做青、釜炒、揉捻、烘焙、筛拣等。

盆栽植物如何杀虫怎么灭蚊?喝茶时怎么去除农药残留

喝茶时可以短时间“洗茶”,用少量开水浸泡茶叶30秒左右后,把水倒掉,除冲洗灰尘外,一小部分能在短时间内溶于水的农残会被滤去。

茶叶的种类很多,但不同种类茶叶之间农残含量并没有明显差别,关键是茶叶的生产季节,一般来说,当年5月底前采制的春茶农残很少。

春茶生长期间茶树一般无病虫害,不用使用农药,不会对茶叶造成污染,购买时观察茶叶的外形﹑色泽、品味和香气来鉴别春茶的真假。

扩展资料:喝茶的环境应该静谧、幽雅、洁净、舒适,让人有随遇而安的感觉。

选茶也要因人而异,如北方人喜欢饮香味茶,江浙人喜欢饮清芬的绿茶,闽粤人则喜欢酽郁的乌龙茶、普洱茶等。茶具可以用精美独特的,也可以用简单质朴的。

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用茶盘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左手捧著茶盘底部,如有茶点心,应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

  • 农业知识推荐
更多+
二十八星瓢虫危害这样防治?

二十八星瓢虫危害这样防治?

二十八星瓢虫危害这样防治?二十八星瓢虫对蔬菜的危害非常大,以危害茄子和马铃薯为主,所以在种植过程中要特别防治,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下二十八星瓢虫危害这样防治。一、二十八星瓢虫的识别二十八星瓢虫典型特点就是背上有28个黑点(黑斑),这是与其他瓢虫显著的区别,在昆虫学分类上属于鞘翅目瓢虫科,俗称花大姐...

07-06

玉米淀粉和玉米粉有什么区别吗?

玉米淀粉和玉米粉有什么区别吗?

玉米淀粉和玉米粉有什么区别吗?玉米淀粉是从玉米中提出的粉,玉米粉是直接把玉米打成粉。玉米淀粉是玉米细加工而成,玉米粉就是用玉米直接打细而成。区别是:淀粉是提取物,玉米粉中含淀粉。两者没有本质的区别,对的。玉米粉是直接把玉米经过研磨而得来的,但是玉米淀粉则要通过一些复杂的制作工序,将蛋白质分离过后才能...

07-06

盆栽花叶良姜栽培技能

盆栽花叶良姜栽培技能

盆栽花叶良姜栽培技能盆栽花叶良姜种植技艺繁衍收获繁衍适合在春、秋天举办。收获前泥土和种子要经过严厉的消毒处置,以防生长期呈现病虫害。泥土要用70%甲基硫菌灵举办消毒,同时还要用90%敌百虫举办泥土灭虫。种子随采随播,也可储藏到春、秋天再播。为进步种子发芽率,镌汰种子储藏的费事,种子阴干后便可干脆收获...

07-06

大叶女贞是常绿植物还是落叶植物

大叶女贞是常绿植物还是落叶植物

大叶女贞是常绿植物还是落叶植物目前,大叶女贞经过人们的培育,当下已栽培出的大叶女贞叶片常年呈现出红色、黄色、乳白色与绿色相间的复色,非常拥有观看价值。相信未来便可做到四个季节常彩,是园林中不可多得的一道风景线。那今天相关大叶女贞的介绍就到这里了,假如您有什么问题,欢迎随时来询问我!大叶女贞枝叶清秀,...

07-06

油菜根肿病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油菜根肿病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油菜根肿病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主要与非十字花科蔬菜实行4-5年轮作,另外,在定植前7-10天,每亩用75-100千克石灰均匀撒在土表,然后耙地,作畦,使土壤呈微碱性,效果极佳。油菜根肿病为真菌病害,不仅为害油菜;对白菜、萝卜、芥菜、甘蓝等十字花科类都有不同程度的为害。危害症状:主要为害油菜根部,主根...

07-06

网友评论
评论
发 布

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