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种菜农业网

榴莲的存放方法

热度:2034℃ 发布时间:2024-07-14 19:00:46

买回家的榴莲应用报纸严密包裹起来,免得它的刺扎伤小孩。榴莲具有后熟作用,应将其放在阴凉处保存,成熟后的果实会裂开,这时可将果肉取出放入保鲜袋后于冰箱里保存,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榴莲怎么存放,榴莲的存放方法。

榴莲的存放方法

1、可以将果肉取出,放入保鲜袋后于冰箱里保存,冰镇后会具有雪糕的口感。

如果果肉变馊则说明榴莲已变质,不宜继续食用。

2、最好是放在保鲜盒里后放到冰箱的保鲜层,不过就算是新鲜的榴莲也最多放5天左右吧,存放时间长了就会影响新鲜感,还是少买快吃吧。

榴莲虽然好吃,但不可一次吃得太多,不然容易导致身体燥热,其丰富的营养还会因肠胃无法完全吸收而引起上火。

有报道称榴莲无助于降脂,因榴莲属高脂水果,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多吃会升高血液中总胆固醇的含量,导致血管栓塞。

水果中的水溶性纤维有助于清除体内的坏胆固醇,因此,吃了过多的榴莲后可吃些高纤维的水果如橙、苹果和梨等。

榴莲难以贮存,采后隔一夜味道就变差,两三天就会烂掉,榴莲在贮运和销售过程中腐烂损失率达40%~50%,这也是中国北方市场上少见榴莲的原因。

马来西亚研究院采用深冻技术延长榴莲保鲜期,能够满足不同,域市场对榴莲的需求。

几年来,泰国大力发展榴莲,产量逐年上升。

鲜榴莲及其加工产品是一个很好的项目,尤其是榴莲的深加工产品,如泰国生产的榴莲糖、榴莲片和榴莲软膏等产品。

榴莲独特的香气成分为食品香料添加剂的开发提供信息。

如榴莲用于生产果酒,因其含有丰富的糖分和风味物质,适量添加可以提高果酒的风味。

此外,榴莲还可加工成榴莲粉、榴莲酥、榴莲干、榴莲果汁、榴莲菠萝果酒等产品。

通过从榴莲采后发生病害的果实病健交界部位分离微生物和对分离物进行致病性测定,认为疫霉菌是导致榴莲采后腐烂的一种重要病原菌;疫病是榴莲在广州市场销售过程中常见发生的病害。

金雷可湿性粉剂、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对防治榴莲疫病都有较好的效果,但不宜在榴莲采后使用;施保功可湿性粉剂虽然是一种可在采后使用的杀菌剂,但对防治榴莲疫病没有效果;链霉素是一种用于防治榴莲采后疫病的有效药剂。

关于榴莲采后疫病的防治,除在榴莲采后采取药剂防治措施外,更重要的是应该在榴莲采前采取防治措施,因为榴莲采后疫病的病原菌是从田间带来的。

可在田间用于防治疫病的有效药剂较多,但可用于采后防治疫病的药剂很少。

榴莲采收前在榴莲产地做好疫病防治措施,对预防和减少榴莲贮运和销售过程中疫病导致的腐烂很重要。

  • 农业知识推荐
更多+
芭乐是什么

芭乐是什么

芭乐又名番石榴,是一种水果,属桃金娘目桃金娘科植物,果实成球形,果肉有白色、黄色及淡红色。番石榴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热带果树,主要生于荒地或低丘陵上,适宜热带气候,怕霜冻。我国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江西、云南等省均有栽培。一般情况下,番石榴全年都会开花结果,因此果期特别长。番石榴有红白两种,本...

10-10

新疆乌梅是用什么做的

新疆乌梅是用什么做的

其中新疆乌梅是用什么做的是?那么不清楚的小伙伴不妨跟着想种菜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信息请看这里!新疆乌梅是用什么做的新疆乌梅,是未成熟果实青梅或成熟的果实黄梅,经烟火熏制而成。若用青梅以盐水日晒夜浸,10日后有白霜形成,叫做白霜梅,其功效类似,宜忌相同。据现代研究。青梅或梅子汁中含钾多而含钠较少,因...

10-10

柿子和什么不能一起吃

柿子和什么不能一起吃

柿子和含有大量蛋白质的水产品不能一起吃,因为柿子中含有大量的鞣酸,而蛋白质在鞣酸的作用下容易形成胃柿石。另外柿子也不能和红薯一起吃,因为红薯糖分在胃中发酵,促使胃酸增多,会和柿子中的鞣酸、果胶反应生成难溶性的胃柿石。柿子和什么不能一起吃1、螃蟹柿子不能和螃蟹一起吃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柿子和螃蟹都是“凉...

10-10

桃子核是湿垃圾干垃圾怎么处理

桃子核是湿垃圾干垃圾怎么处理

现在正是各种桃子上市的季节,油桃水蜜桃,美味可口。但是到了垃圾分类时,烂掉的桃子肉属于湿垃圾。桃子核是湿垃圾干垃圾怎么处理扔垃圾时,根据垃圾的类型将垃圾进行分类,然后将垃圾扔进对应的垃圾桶中,湿垃圾的垃圾桶多用绿色表示,干垃圾的垃圾桶都用灰色表示。相关工作人员将湿垃圾回收后会进行再分类,将部分湿垃圾...

09-25

福安芙蓉李的功效作用

福安芙蓉李的功效作用

芙蓉李果肉中含有多种氨基酸比如谷氨酸、丝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等。 福安芙蓉李的功效作用1、清肝火利湿的作用李子果具备清肝火利水的用途。鲜李肉中带有多种多样碳水化合物,如谷氟苯、丝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等,立即服用李子果肝硬化腹水有一定的治疗效果。2、化痰止咳的功效李子果具备化痰止咳的作用。李子果中的很...

09-25

网友评论
评论
发 布

更多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