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柄定向延伸培养法有商品价值的
金针菇不是开伞、有绒柄的野生正常子实体,而是不开伞、柄长、色浅的长柄菇。试验研究证明,床栽商品金针菇的成因主要是环境适宜时,CO2含量抑制了菌盖开伞,促进菌柄徒长所致。单纯调节光照,即是在全黑暗条件下也培养不出不开伞、柄长的商品菇。因为金针菇在黑暗条件下,只要空气新鲜,仍然可长出开伞、柄短、产孢的正常子实体。生料床栽金针菇商品菇生产方法――菌柄定向延伸培养法的理论是:金针菇在适宜CO2浓度环境条件下(0.095%~0.152%),具很强的向光性快速伸长(移动光源位置甚至可使菇体发生180度大扭曲)。适当提高CO2浓度既可增加子实体产量,并可使菇体朝着光的方向整齐生长而不散乱;同时菌盖开伞与生长和基部绒毛形成均受到抑制,保证了商品菇的质量。定向延伸培养法的操作有一点很重要,即是菌床上要设置顶光,并控制好小气候CO2浓度。大床栽培的顶光使在小气候CO2适宜浓度的金针菇向光直生而不散乱倒伏,使产量、质量同步提高。塑料袋墙式立体出菇的顶光,使堆积起来的菌袋里两端的金针菇,在菌墙上向着光的方向横生,不用床架实现了金针菇立体商品生产。不仅产量、质量同步提高,而且使菇房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许多倍。定向延伸培养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催蕾阶段完成后,菇床上已长满密密麻麻一层菇蕾,此时应将菇房温度调至3~4℃,并降湿至75%,每天环境通风3~5次,使幼菇在低温、低湿和适当通风条件下,减少含水量,长出圆整、结实、健壮的子实体。抑制时间为4~5d。如果没有3~4℃的条件就不必抑制,以防止早开伞。子实体长到2~3cm高时进入成菇培养阶段,菇房里温、湿度和CO2浓度都要调节到适宜范围,并给予顶光。理想温度是5~8℃、湿度80%~85%、CO2浓度0.095%~0.152%,光照强度视培养目标确定。培养淡黄至白色菇需0~1lx,天然金黄色菇5~l0lx。CO2浓度的控制,主要采取小气候控制法。塑料袋栽培将袋口拉直;床栽时在菌床上支塑料薄膜小棚,随着菇的伸长不断支高薄膜,每天打开薄膜换气20min,换气要关闭门窗,停止环境通风。菇房的大气候要经常通风换气,以利菌床上小气候CO2含量不断得到调节。为防止开伞菇发生,床栽时薄膜接口处要用大头针别牢,袋栽时菌袋不要朝向进风口,防止风直接吹到菇体上。在金针菇子实体长到7~20cm期间,要加强菌床内部换气,防止基部因细菌发生而导致褐斑发生。具体方法是:环境CO2浓度在幼菇阶段适当高一些,每天换气少一些,薄膜空间小一些。随着子实体伸长,中后期的环境CO2浓度要逐渐向低调,不断增加环境通风换气次数。金针菇出菇后整个生长过程的环境CO2浓度调节应当是由高逐渐向低调(0.152%~0.095%)决不能正调。如果幼菇生长阶段环境CO2浓度较低,往高调时极易使菇体枯萎褐变。光照设置。培养白色菇时每3~5m安装一个3~15W普通白炽灯泡;培养天然金黄色(无绒柄)菇时,每3~5m安装一个25~l00W普通灯泡即可。光源要集中,否则菌床上会发生向光性乱长。光源距菌床太远,菇会发生向光性倒伏生长。为克服上述弊端,并利用金针菇在较高CO2浓度环境条件下向光性生长的特性,光照的设置需做如下处理:门窗和菌床四周都必须进行遮光处理,光源要布置在菌床顶部,小地沟和地沟栽培如果覆盖黑薄膜,在拱顶中央每3~5m挖去一个直径10~20cm的圆洞,贴上透明薄膜作为顶光。室内、人防工事、专业菇房的光照每天1h左右。金针菇菇丛大,呼吸作用很强,中后期小气候换气很为重要,此外千万不要将水直接喷在菇床上,如果将水喷在菇床上会很快感染上褐腐病,菌床发热,菇柄褐变并腐烂。水分管理主要是在地面和墙上喷水,喷时也要少喷多次,有条件的话采用蒸汽加湿最好。子实体的采收标准:外销时柄长10~15cm;内销以柄长25cm、全体金黄色的不开伞菇很受市场欢迎。采收时一手按住菌床,另一手轻轻拔下菇丛。然后,拣去残菇,盖上薄膜,待菌丝恢复生长后,即可进行二潮菇生产。第二潮菇催蕾前有条件的话,应将菌袋做浸水处理,二潮菇的催蕾不宜用两步催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