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新品种"常农粳2号"(原名89-94)系江苏省常熟市农科所1989年采用84G091/秀水04//武育粳2号复交后,对F1、F2连续非温室加代,于1993年育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该品系具有米质优、产量高、熟期早、适应性好等特点。 特征特性 该品种穗大粒大,不实率低、千粒重高,属大穗型品种,类似杂交粳稻。一般亩产650公斤以上,亩穗数19.85万,每穗总粒133.4粒,不实率10%,千粒重29g。而进一步提高产量水平,有穗数减少,穗型呈增大趋势。1998年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糙米率85.7%,精米率79.0%,整精米率77.5%,粒长(mm)4.8,长/宽1.5,垩白率50%,垩白度4.2%,透明度2,碱消值7.0,胶稠度(mm)82,直链淀粉17.8%,蛋白质含量8.8%,上述指标中除透明度、垩白度为优质米二级标准外,其它各项指标均达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适口性好。"常农梗2号"在相同条件下,抽穗期与"武运粳7号"基本相仿,但成熟期迟2d左右,一般在5月中旬播种,6月中旬移栽,9月2~6日抽穗,10月下旬成熟,全生青期164d,属中熟晚粳类型。中抗稻瘟病。 产量表现:该品种1995年参加苏州市水稻新品系协作联鉴,5个试点汇总亩产611.6kg,列14个参试品种(系)首位,较秀水122CK1增产4.12%,较"太湖粳2号"CK2增产0.87%。1996年提升参加苏州市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7个试点平均亩产641.8kg,居6个参试品种(系)第1位,比对照太糊粳2号增产1.21%,亦是唯一超过太湖粳2号的品种。1998年提升参加江苏省单晚组区试,10个试点平均亩产667.6kg,列11个参试品种(系)首位,比武运粳7号CK2增产1.8%,比CK1武育粳2号增产6.83%,鉴于该品系表现突出,1999年在参加省区试同时,越级参加省生产试验,在当年不利气候条件下,经受了考验,表现出了很强适应性,产量仍名列1位,亩产579.61kg,比对照I武运粳7号增产2.1%,比对照I武育粳2号增产12.7%,同年参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1.5kg,亦列1位,比对照武青粳2号增产11.7%,表现高产稳产。 培育者 江苏省常熟市农科所 地区及技术 常农粳2号品种分蘖性弱,成穗率高,在栽培措施上应抓好:1.培育壮秧:常农粳2号分蘖性弱,对培育适龄壮秧更为重要,水育大苗栽培,育秧技术上应做到:一是播前严格种子消毒,防止恶苗病发生;二是适时播种,宜在5月18~20日;三是适当稀播,每亩秧田播量控制在3Okg左右;四是施足肥料,秧田总用纯N16~18kg/亩,其中基面肥占50%,断奶肥30%,起身肥20%;五是适时用药,控制草害,防治病虫。2.适时移栽:适时早栽,有利于低位分蘖,弥补分蘖差弱点,移栽适期在6月15~20日,秧龄28~30d,移栽密度,通过2年生产实践,行距8寸,株距3.5寸为合理,每亩保证不少于2万穴,每穴4苗(包括大分蘖苗),基本苗在8万左右,以保证每亩有一定穗数。3.科学用肥:常农粳2号属耐肥抗倒性较强的大穗型品种,在肥料运筹上,大田总用纯N掌握在17~18kg/667m2,最多每亩纯N用量不超过2Okg,肥料使用上宁早勿迟,切忌穗肥施用过重且晚,以免造成批粒增加,病害加重,熟色差不良影响。肥料运筹为:前期(6月底前施基、面肥及分蘖肥)占60%,中期(长粗肥)占20%,后期(穗肥)20%。4.合理灌水:高产栽培大田水浆管理应做到:移栽时浅水,保证移栽质量,返青期保持水层,以利活棵,提高除草剂治草效果,分蘖期浅水层,提高肥效,促进分蘖,7月18日左右根据苗情,结合施用长粗肥开始搁田,8月15日至抽穗期,田间保持浅水层,齐穗后干干湿湿,后期不宜过早断水,以免降低粒重,收割前一周断水,保证青秆活熟,籽粒饱满,丰产丰收。此外,应抓好防病治虫,重点是防治三化螟及穗稻瘟病,其它病虫害的防治,可参照同类型品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