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种菜农业网

30%爱苗乳油在水稻上应用效果好

热度:121℃ 发布时间:2022-12-20 15:08:38
    水稻上常发生的纹枯病、稻粒黑粉病、稻曲病和褐鞘腐败病等多种病害,具有爆发流行特点,一旦大流行则导致水稻产量损失严重,既影响产量又影响稻米品质。生产中用于防治以上水稻病害的药剂不少,但据我们试验,水稻上施用30%爱苗乳油既能保证防病效果,又能增加水稻产量和提高稻米品质。    防治病害效果好 30%爱苗乳油是由丙环唑和苯醚甲环唑两种药剂复配而成,对于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等真菌引起的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屑高效广谱内吸性杀菌剂。30%爱苗乳油对植物病原菌的孢子形成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并能抑制分生孢子成熟及萌发,从而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30%爱苗乳油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附着力,耐雨水冲刷,适合雨季使用(水稻中后期病害发生时间往往在多雨季节),一般施药后2小时遇雨不会影响防治效果,且持效期较长。30%爱苗乳油中的丙环唑在施用后2小时内能被植株茎叶迅速吸收,并通过植株内输导组织向上传导,能有效地控制病斑扩展,苯醚甲环唑则传导速度较慢,有较长的持效期,有效保护期为20天~35天。2005年,据湖南省各地试验表明:用30%爱苗乳油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达95%,优于井冈霉素的防治效果,对稻粒黑粉病的防治效果明显高于三唑酮,防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也明显高于井冈霉素和三唑酮。    2.增产作用明显 水稻上施用30%爱苗乳油后,能明显调节水稻生长,提高稻谷产量。其主要作用机理是:能抑制水稻中赤霉素的生物合成,降低吲哚乙酸的含量。水稻弱势粒的灌浆主要受吲哚乙酸的调控,水稻喷施30%爱苗乳油后,能抑制强势粒对弱势粒灌浆的影响,使弱势粒的最终粒重更接近于强势粒,并对强势粒无明显影响。据试验表明:水稻应用30%爱苗乳油比应用常规药剂,稻谷产量增幅为7.5%~20.2%:水稻制种上应用制种产量可增加12.8%。    3.使用方法 防治水稻纹枯病可在发病初期施药,每667平方米稻田每次用30%爱苗乳油15毫升,对水不少于30公斤,均匀喷雾。10天后施第2次药。防治稻粒黑粉病和稻曲病可在水稻破口抽穗前5天~7天和齐穗期各施药1次,每667平方米稻田每次用30%爱苗乳油15毫升,对水不少于30公斤,均匀喷雾。在水稻制种生产上,使用30%爱苗乳油,不会因花期用药伤害母体柱头而影响结实率,适宜在水稻制种区大面积应用防治稻粒黑粉病。
  • 种植技术推荐
更多+
二氧化碳会不会影响灵芝生长发育?

二氧化碳会不会影响灵芝生长发育?

真菌大部分都有着好气性,灵芝就是其中一种,空气中二氧化碳对灵芝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近期有种植灵芝的网友咨询想种菜:二氧化碳会不会影响灵芝生长发育?二氧化碳对灵芝生长发育有哪些影响?以下想种菜网就做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二氧化碳对灵芝生长发育的影响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0.03%灵芝菌丝可...

06-17

栽培灵芝固体培养基含水量多少适宜?

栽培灵芝固体培养基含水量多少适宜?

灵芝子实体发生阶段所需水分大部分是从培养基质中获得,但空气中的湿度也直接影响具分生能力的子实体顶端,湿度低则幼嫩的顶端会枯萎死亡,同时空气中湿度越低则培养基中水分蒸发越快。因此,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对灵芝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是至关重要的。近期有栽培灵芝的网友咨询想种菜:固体培养基栽培灵芝时适宜的水分是多少...

06-17

用灵芝段木栽培什么时候接种好?

用灵芝段木栽培什么时候接种好?

段木栽培灵芝,就是用树木段作为灵芝的培养基质,将菌种接在木段上,使其生长发育形成子实体。近期有种植灵芝的网友咨询想种菜:用灵芝段木栽培什么时候接种好?怎么样的温度适宜灵芝菌丝生长?以下想种菜网就做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段木栽培灵芝适宜接种时间灵芝在我国南方各地适宜栽培的时间较广,在我国北方则需要根...

06-17

采用段木栽培灵芝,什么时候砍伐段木好?

采用段木栽培灵芝,什么时候砍伐段木好?

段木栽培灵芝的品质和成本远高于普通灵芝,灵芝段木栽培因需要消耗大量名贵木材,对生长环境要求高,产量低,因本远高于袋栽和瓶栽灵芝,但药效可以和野生灵芝相媲美,解决了袋栽和瓶栽灵芝药用价值不高的问题。近期有种植灵芝的网友咨询想种菜:采用段木栽培灵芝,什么时候砍伐段木好?以下想种菜网就做简单介绍,供网友们...

06-17

栽培灵芝用的消毒剂如何配制?

栽培灵芝用的消毒剂如何配制?

和其他食药用菌一样,对于病虫害及杂菌的防治是灵芝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从原料处理、菌种扩制,到菌丝生长、子实体发生、成品的贮藏等整个生产过程,都会遭到杂菌和病虫害的为害,轻则正品率不高或减产,重则造成栽培失败和绝收。近期有栽培灵芝的网友咨询想种菜:栽培灵芝常用的消毒剂有几种?栽培灵芝用的消毒剂如何配制?...

06-17

网友评论
评论
发 布

更多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