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种菜农业网

枣果的采收

热度:133℃ 发布时间:2022-12-20 15:01:47
    采收适期是根据不同品种、食用目的和加工方法来确定的。 不同品种的采收:以生食为主的晋枣、相枣、梨枣、冬枣等,多在脆熟期采收。此期果实色泽鲜艳,含糖量高,酸甜可口,脆嫩多汁,风味好,能充分显示鲜食品种的特点。若采收过早, 皮色青绿,肉质硬,汁液少,适口性差;采收过迟,果肉失水变软,果皮增厚,失去鲜食风味。制干品种,如灰枣、鸡心枣、金丝小枣等,完熟期为采收适期。此期果实已充分成熟,养分积累最多,干物质含量和制干率最高。制干后 ,色泽浓艳,果形饱满,富有弹性,易储耐运,品质最佳。采收过早,因果实尚未成熟,制干后果实干瘪,颜色泛黄,成为“黄皮枣”,品质低劣;采收过晚,果肉糖化,成为“糖瓢枣”,难以制干和存放。从而说明不同品种的食用目的与采收适期是密切相关的。 不同加工方法:加工蜜枣、糖枣,以白熟期采收为宜。此期果实已充分发育,果皮薄,肉疏松,汁液少,含糖量低,糖煮时容易吸收糖液。加工产品晶亮,半透明,食用时没有皮渣,品质好。加工乌枣、南枣、玉枣、醉枣和糖水罐头等,均以脆熟期采收为宜。色泽乌紫明亮,皮纹细致,肉质紧密,品质上等。若采收期不当或过晚,则肉质松泡,肉少皮厚,光泽性差,成品率下降。加工醉枣、糖水枣等,能保持鲜枣的特点,肉质脆嫩、多汁爽口、风味独特。加工玉枣容易去皮上核。成品香甜浓郁,浓受欢迎。加工枣酱、枣泥、枣汁等,以完熟期采收为最好。此期果实已充分成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容易打浆和凝冻。?     2.采收方法? 选收法:枣树花期长,易连续坐果,有些品种枣果成熟时间不一,按枣果成熟情况,分期采收。针对“打枣”伤果、伤树的缺点,对低干矮冠树、大果鲜食品或特殊加工用枣,也可手工采摘,以确保采果质量。但手工采摘工效很低。 乙烯利催落法:利用乙烯利采收,省工、省时、省力。近几年已在部分枣区试用,效果良好。此法多在正常采收前5~7天,对全树喷布150~250毫克/公斤乙烯利水溶液(以40%乙烯利原液的体积计算),喷后3~5天,即可使果柄提前产生离层,轻摇树体,枣果便可全部脱落,比一般果收法可提高工效8~10倍。对制干品种,利用乙烯利催落的果实,含水量低,制干时间短,果实成熟度高,果皮紫红,有光泽,可提高含糖量3%~5%,兼有催熟、催落和提高品质的作用。  ? 在使用时要严格掌握喷药浓度,并尽量做到先试验,后施用,以确保使用效果。 枣树接穗的采集与蜡封处理
  • 种植技术推荐
更多+
二氧化碳会不会影响灵芝生长发育?

二氧化碳会不会影响灵芝生长发育?

真菌大部分都有着好气性,灵芝就是其中一种,空气中二氧化碳对灵芝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近期有种植灵芝的网友咨询想种菜:二氧化碳会不会影响灵芝生长发育?二氧化碳对灵芝生长发育有哪些影响?以下想种菜网就做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二氧化碳对灵芝生长发育的影响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0.03%灵芝菌丝可...

06-17

栽培灵芝固体培养基含水量多少适宜?

栽培灵芝固体培养基含水量多少适宜?

灵芝子实体发生阶段所需水分大部分是从培养基质中获得,但空气中的湿度也直接影响具分生能力的子实体顶端,湿度低则幼嫩的顶端会枯萎死亡,同时空气中湿度越低则培养基中水分蒸发越快。因此,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对灵芝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是至关重要的。近期有栽培灵芝的网友咨询想种菜:固体培养基栽培灵芝时适宜的水分是多少...

06-17

用灵芝段木栽培什么时候接种好?

用灵芝段木栽培什么时候接种好?

段木栽培灵芝,就是用树木段作为灵芝的培养基质,将菌种接在木段上,使其生长发育形成子实体。近期有种植灵芝的网友咨询想种菜:用灵芝段木栽培什么时候接种好?怎么样的温度适宜灵芝菌丝生长?以下想种菜网就做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段木栽培灵芝适宜接种时间灵芝在我国南方各地适宜栽培的时间较广,在我国北方则需要根...

06-17

采用段木栽培灵芝,什么时候砍伐段木好?

采用段木栽培灵芝,什么时候砍伐段木好?

段木栽培灵芝的品质和成本远高于普通灵芝,灵芝段木栽培因需要消耗大量名贵木材,对生长环境要求高,产量低,因本远高于袋栽和瓶栽灵芝,但药效可以和野生灵芝相媲美,解决了袋栽和瓶栽灵芝药用价值不高的问题。近期有种植灵芝的网友咨询想种菜:采用段木栽培灵芝,什么时候砍伐段木好?以下想种菜网就做简单介绍,供网友们...

06-17

栽培灵芝用的消毒剂如何配制?

栽培灵芝用的消毒剂如何配制?

和其他食药用菌一样,对于病虫害及杂菌的防治是灵芝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从原料处理、菌种扩制,到菌丝生长、子实体发生、成品的贮藏等整个生产过程,都会遭到杂菌和病虫害的为害,轻则正品率不高或减产,重则造成栽培失败和绝收。近期有栽培灵芝的网友咨询想种菜:栽培灵芝常用的消毒剂有几种?栽培灵芝用的消毒剂如何配制?...

06-17

网友评论
评论
发 布

更多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