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种菜农业网

枣树嫁接技术

热度:104℃ 发布时间:2022-12-20 15:01:46
枣树嫁接7~9月仍可进行嫁接,而且此时由于枣树枝条生长旺盛、接芽发育充实,嫁接成活率相对较高。一、插皮嫁接法采集接穗 选1~2年生适宜本地栽培的优良品种的新生枣头,去掉所有的枣吊和叶片,截出枣头一次枝和二次枝,分别直立放入盛有清水的塑料桶中待用。接穗准备 取塑料桶中健壮的一次枝或二次枝1枝,剪成5~8厘米的节段,上剪口距芽眼0.5厘米,下剪口距芽眼不得少于5厘米,在背芽面削去粗度的1/2,长2~3厘米,对应面用同样的方法削去穗条下端0.5厘米,使接穗呈两侧长短不一的楔形。嫁接 选一年生以上的枣苗或酸枣野生苗、散生苗、根蘖苗、旧苗圃苗等做砧木。于砧木基部距地面3~10厘米处剪断,把接穗插入砧木皮层与形成层之间,顶部露白0.1厘米,接穗和砧木结合部涂少许软泥(注意不要盖上芽眼)。用塑料绑条将砧木与接穗绑紧,然后用长、宽分别为8厘米、10厘米,厚0.006毫米的塑料薄膜将砧木和接穗一起封盖起来,顶端单层紧靠芽眼,下部多层封过接穗插入砧木部分,最后用塑料绑条把砧穗结合部位扎紧。接后管理 嫁接后8~10天,接穗陆续萌芽,大部分可以破膜而出。对那些生长较弱、破膜有困难的特别株可用锐针在萌芽处划破薄膜,使接穗萌芽后得以正常生长。此后应正常除萌2~3次,待枣苗长至30厘米高时立直柱保护,以防风把枣苗刮断。二、带木质部芽接法采集接穗 选择品种优良且生长健壮、无病虫害、芽眼充实、已形成木质化组织、直径为0.4~0.8厘米的当年生枝条,将其全部剪成20~30厘米的小段,用湿沙或湿麻袋片包裹,及时洒水保持湿润,待用。嫁接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基部直径在0.5厘米以上的酸枣苗做砧木。先在砧木上选好的贴芽部位横切一刀,深达木质部,再自上而下削1.5~2厘米的“T”形接口或在接穗饱满芽上方0.5厘米处横切一刀,深达木质部1~1.5厘米,在芽下1~1.5厘米处用刀自下而上快速削下接芽,长度比砧木上的接口稍短一点,然后将接芽贴在砧木“T”形接口内,使芽片的形成层与砧木的形成层对齐(顶部及一侧对齐),用宽为0.5厘米的塑料条绑严。接后管理 嫁接后15~20天检查嫁接苗是否成活(方法为手摸接芽时叶柄一触即掉为成活,未成活的手摸时不掉),对未成活的可及时补接。翌年春季在已成活接穗上方2~2.5厘米处剪砧并除去塑料条,以便促使接穗成活与萌发。在生长季节要经常喷药管理,以防治病虫危害。
  • 种植技术推荐
更多+
二氧化碳会不会影响灵芝生长发育?

二氧化碳会不会影响灵芝生长发育?

真菌大部分都有着好气性,灵芝就是其中一种,空气中二氧化碳对灵芝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近期有种植灵芝的网友咨询想种菜:二氧化碳会不会影响灵芝生长发育?二氧化碳对灵芝生长发育有哪些影响?以下想种菜网就做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二氧化碳对灵芝生长发育的影响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0.03%灵芝菌丝可...

06-17

栽培灵芝固体培养基含水量多少适宜?

栽培灵芝固体培养基含水量多少适宜?

灵芝子实体发生阶段所需水分大部分是从培养基质中获得,但空气中的湿度也直接影响具分生能力的子实体顶端,湿度低则幼嫩的顶端会枯萎死亡,同时空气中湿度越低则培养基中水分蒸发越快。因此,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对灵芝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是至关重要的。近期有栽培灵芝的网友咨询想种菜:固体培养基栽培灵芝时适宜的水分是多少...

06-17

用灵芝段木栽培什么时候接种好?

用灵芝段木栽培什么时候接种好?

段木栽培灵芝,就是用树木段作为灵芝的培养基质,将菌种接在木段上,使其生长发育形成子实体。近期有种植灵芝的网友咨询想种菜:用灵芝段木栽培什么时候接种好?怎么样的温度适宜灵芝菌丝生长?以下想种菜网就做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段木栽培灵芝适宜接种时间灵芝在我国南方各地适宜栽培的时间较广,在我国北方则需要根...

06-17

采用段木栽培灵芝,什么时候砍伐段木好?

采用段木栽培灵芝,什么时候砍伐段木好?

段木栽培灵芝的品质和成本远高于普通灵芝,灵芝段木栽培因需要消耗大量名贵木材,对生长环境要求高,产量低,因本远高于袋栽和瓶栽灵芝,但药效可以和野生灵芝相媲美,解决了袋栽和瓶栽灵芝药用价值不高的问题。近期有种植灵芝的网友咨询想种菜:采用段木栽培灵芝,什么时候砍伐段木好?以下想种菜网就做简单介绍,供网友们...

06-17

栽培灵芝用的消毒剂如何配制?

栽培灵芝用的消毒剂如何配制?

和其他食药用菌一样,对于病虫害及杂菌的防治是灵芝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从原料处理、菌种扩制,到菌丝生长、子实体发生、成品的贮藏等整个生产过程,都会遭到杂菌和病虫害的为害,轻则正品率不高或减产,重则造成栽培失败和绝收。近期有栽培灵芝的网友咨询想种菜:栽培灵芝常用的消毒剂有几种?栽培灵芝用的消毒剂如何配制?...

06-17

网友评论
评论
发 布

更多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