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豇豆(VignasinensisSariVar.)系豇豆属一年生热带豆科牧草,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为非洲、东南亚、拉美及美国南部地区的重要绿肥、牧草。我国南方各地从建国开始引种栽培,表现出适应性强、固氮能力强、饲用价值高的特点,是一种优良的一年生饲、肥兼用作物。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草食畜牧业的发展,该品种再度在福建,尤其在柑桔园以及
龙眼、
荔枝、
枇杷等亚热带果品基地建设中广为应用。套种印度豇豆可培肥地力,保持水土,有效改善果园生态环境,提高果品质量,其饲草产量、营养价值均较高,草食畜禽喜食,可作为优质的饲草来源,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且种植管理容易,投入成本低,深受农户欢迎。1特征特性1.1形态学特征印度豇豆株型为半匍匐型,草层高50~60cm,主根系,主要分布在O~40cm土层。蔓茎长2.5―3.0m,平均分枝5个,割青后可萌发新枝。三出复叶,菱卵形,无毛,顶叶略大于边叶,叶片光滑油亮。花序腋生,每花梗2朵花,紫色,自花授粉。每花结荚1个,果荚下垂,圆筒形,长15~20cm,每荚8~12粒种子,种子短矩形,淡黄褐色,千粒重120g左右。1.2生物学特性印度豇豆喜温暖湿润气候,在8.5℃开始萌动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0℃,夏季生长迅速;耐旱、耐热,2003年遇严重夏早,经多点观测生长良好,越夏率达66.4%,可适应福建省夏季高温干旱气候条件;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宜pH值为5~8,新垦红壤地稍施磷肥即可;易结瘤,根瘤多,固氮能力强。该品种对水分反应敏感,干旱季节灌溉比无灌溉可增产鲜草2000kg/666.7m2以上,故在旱季可适当灌溉;不耐霜冻和水淹,0℃时微受冻害,在-3℃~-4℃下不久即死亡,故播种不宜过早,以免发生早春冻害。播后4―6d出苗,前期生长快,45―60d开始供草,故中耕除草次数较少,管理较容易,80d后覆盖度可达80%以上,10月上、中旬结荚成熟,生育天数130d左右。每666.7m2可获鲜草3000~4000kg,种子50~150kg。2套种技术2.1整地播种播种前先清除果园杂草,翻松土壤(树冠滴水线外20cm),开沟,以免雨季积水。3月上旬至5月中旬播种均可,在温暖地区应适当早播,以提高其产量。一般采用点(穴)播,穴距为30cm×30cm,每穴2~3粒,覆土2―3cm,666.7m。播种量为1.5~2.0kg。留种地适当稀播可提高种子产量。2.2施肥灌溉新垦红壤地在播前每666.7m。可施氮肥3~5kg、磷肥3kg,钾肥3kg,以保证产量,达到以“小肥换大肥”的目的。如作为饲草利用,可在割后3~5d每666.7m2追施氮肥3kg,以利再生,保证后茬产量。水分管理对印度豇豆生长十分重要,遇旱季于早晚适当灌溉,留种地在中后期注意浇灌,可显著提高种子产量。2.3割青采收作为饲草利用,可在7月中旬(初花期)和9月上旬各割青1次,留茬30cm,以利新枝再生。以绿肥压青为目的,则可在秋末冬初结合果园扩穴改土压埋于沟穴内。应及时割青,以免蔓茎缠绕果树,滋生病菌。10月上、中旬可开始采收种子,因成熟期不一致,豆荚自裂,种子易脱落,应分批采收。2.4病虫害防治根腐病、根结线虫病、象鼻虫、蚜虫是为害印度豇豆的主要病虫害,应注意及时防治。种子易长虫,应做好贮藏工作。3综合利用3.1饲料利用印度豇豆茎少叶多,营养期茎叶比为O.40:1左右,初花期茎叶比O.75:l,遇干旱则茎含量增加较明显,初花期干物质含粗蛋白16.3%、粗脂肪3.0%、粗纤维23.3%、无氮浸出物43.0%、灰分12.3%,可消化总养分54.6%,无涩味、异味,是牛、羊、猪、兔、鱼等的理想饲料。但青刈豇豆喂牛羊时要控制喂量,以防膨胀症。豇豆籽粒不宜饲喂,以防中毒。3.2果园覆盖与压青改土由于印度豇豆根系主要分布在地表0~40cm土层,不与果树争夺深层肥水,其根瘤固氮能力强,压青分解后,可培肥地力;且夏季生长茂盛,覆盖度达90%以上,其茎叶可减轻降雨对土壤的冲刷,拦蓄径流,明显减轻水土流失;其茂盛茎叶能有效抑制杂草生长,在夏季高温期能明显降低地表温度,改善微生态环境,从而促进果树生长。据研究报道,与套种前相比,套种印度豇豆3年后,桔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4.8g/kg,速效磷提高31.5mg/kg,速效钾提高70.Omg/kg,与对照区相比,套种区年均侵蚀模数减少1424t/km2?a,高温期地表温度可下降6.2~7.6~C,夏季杂草抑制率达60%~70%,柑桔的树高增加16.7cm,株产增加lOkg,且果实日灼病程度有所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