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移动首部滴灌原理 移动式首部滴灌系统是在固定滴灌的基础上研制出的具有移动性强的首部加压系统,该系统将动力、加压、过滤、反冲和施肥等系统集中在一个底盘上,实现了可以移动的首部滴灌。 1.移动式首部滴灌系统组成 本系统由四部分组成:首部装置、过滤装置、输水管网、滴水器。首部装置主要由11.2千瓦的柴油发动机做为水泵的动力装置、150升施肥罐、100立方米/小时的离心式水泵和2个各75立方米/小时的砂石过滤器加1排3个150目的网式样过滤器组成。初过滤装置是由1个40~50目的网筒镶套而成。输水管网包括支管和毛管。支管为Φ125PE管。滴头工作量为1.38升/小时,滴头间距离40厘米。 2.地面输水管网的布置 地面支管与毛管呈垂直对称分布,支管间距离100~150米左右。水流从输水管道送到田间滴灌带内,通过滴头湿润
辣椒根部土层。 二、制干辣椒高产栽培 1.播种 ①开春后及时采用机力平、耙、压复式作业,整地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同时人工清除田间杂草、残株和残膜。播前用氟乐灵100~120克/667平方米进行土壤封闭,边喷边耙。 ②一般2月底至3月初可开始播种。株行距配置(60+35+60+35+55+35+60+35)×18~20厘米,总播幅375厘米。播种深度1~1.5厘米。每穴6~8粒种。667平方米保苗1.6~1.8万株。机械播种,质量达到下籽均匀,播深一致,铺膜平展,接行准,播行直,采光面大,覆土严实,空穴率小于2%。 2.田间管理 ①定苗要求在4片真叶前结束,每穴留双苗。封土严密,以防跑墒。 ②当幼苗出齐显行后,及时中耕以提高地温。头次中耕可适当浅些,以防埋苗,耕深12~15厘米。后两次中耕要深,多为18~20厘米。中耕的同时拔除株间及护苗带周围杂草。 ③苗期滴头水在6月中旬进行,可根据土壤墒情适当推迟头水时间,以降低果枝节位,促进根系生长。头水后紧跟第2水,滴量20立方米/667平方米。在
花椒期逐渐增加滴水量,每次滴水25~30立方米/667平方米,7~10天滴1次水。7月中旬,果实膨大期滴水量30~40立方米/667平方米。8月中下旬停水。全期滴水8次。 ④制干辣椒需肥量较大,光靠滴肥不能满足其生长。因此,在头年的秋季将总投肥量的1/3结合整地施入土壤。一般每667平方米施入三料过磷酸钙8千克、磷酸二铵12千克、硫酸钾5千克。在幼苗生长期多用易溶于水的尿素及滴灌专用肥随水滴施,每次5~8千克/667平方米。滴肥时要调节过滤器中部的调压阀,使压力差为0.1MPa时开始加肥。施肥多在滴水1小时后开始,停水前30分钟结束。辣椒花椒期加大施肥量,每次8~10千克/667平方米(尿素+滴灌专用肥+硫酸钾或硫酸锌),全期667平方米投肥75千克。 三、滴灌对辣椒高产的作用 1.滴灌辣椒在适度滴水后,形成一定的湿润区,使辣椒根系中的根毛增多,根毛将辣椒所需的水、肥均匀地通过主根送给各个器官,使辣椒高产。同时滴灌减少了水肥的渗漏,提高了水肥的利用率。 2.地膜栽培可使辣椒苗期增温保墒,防止盐碱上升。而滴灌技术使作物棵间无明水,有效地控制了地下水的升腾,减少了病害的发生。 3.膜下滴灌从单一给辣椒浇水转为给辣椒浇营养液,把水变成辣椒的“复合水溶液”。 4.滴灌减少了辣椒三类苗的发生,使幼苗生长整齐一致。667平方米收获株数比常规种植增加了6%~8%,产量提高52.2%。 四、小结 1.优点 ①投资少,造价低,操作简单。 ②减少了水的损耗,提高水的利用率。 ③减少了管件,节约了成本。 2.存在问题 ①移动首部因自备动力,振动性大。为保持首部工作的稳定性,应设有减振装置。 ②首部机组在工作中易漏水,多造成工作后行走不便。应做好密封措施,减少漏水,保证行走安全。 此项技术的应用,使我团制干辣椒667平方米最高产量达到了911千克。971公顷辣椒平均667平方米产量达550千克。职工增收、团场增效得到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