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种菜农业网

豌豆芽苗室内的一播三收新法

热度:212℃ 发布时间:2022-12-20 14:50:30
豌豆在室内生产一般都是1次播种1次收获,芽苗产量低,成本高。笔者经多年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栽培条件下,1次播种可连续采收3次,芽苗产量增加120-150%,经济效益极为显著。一、选用良种与种子处理。用于室内芽苗生产的豌豆品种以分枝性较强的青豌豆最为适宜。所用种子要求发芽率高,无畸形和霉烂。先将种子在55℃温水中浸15分钟,再放到冷水中浸24小时,然后用清水洗净种子,用多层干净的湿纱布包裹,置于温度为25℃催芽箱中催芽。经1.5-2天催芽,待90%以上种子萌发时即可播种。二、生产容器与合理播种。芽苗生产容器以长62厘米、宽24厘米、高4厘米塑料育苗盘为宜。栽培基质选用粗质沙。播种前先将沙放在阳光下薄晒2-3天,将育苗盘用高温消毒后备用。播种时,先用粗麻布垫在育苗盘底面,然后将已发芽的种子均匀地撒在上面,每盘播种200-250粒,播后将干湿适中的粗沙(手捏时不结团、易分散)均匀覆盖在种子上,厚度1厘米左右。最后用清水喷湿沙层。三、生产管理与环境控制。豌豆芽苗1播3收,必须及时补充养分。从第1茬剪割前2-3天开始,每天结合喷水,每盘豆苗追施三元复合肥0.5-1克。此外,还要注意控制好光照、温度和湿度。⑴ 光照:在豌豆芽顶出沙层长至1厘米高时,将光强控制在2000-3000勒克斯之间,使芽苗生长粗壮、第1节位低。在第1茬或第2茬剪割时,须留下1片真叶或1个分枝。剪割后立即移至5000-7000勒克斯光照下栽培,以促进第1腋芽或分枝的生长;2天后腋芽或小分枝明显伸长时再移至2000-3000勒克斯光照下栽培。⑵ 温度:较适宜的温度为18-25℃,保持2-3℃的昼夜温差有利于芽苗的生长。由于芽苗在室内高密度栽培条件下,容易造成某些有害气体积累,所以应定时通风换气,夏天以傍晚或早晨通风为好,冬季则在中午进行通风。⑶ 湿度:芽苗生长适宜的湿度为80%左右。利用粗质沙作为豌豆芽苗生长的基质,不必勤浇水,一般每天喷1次或隔天喷1次水即可。四、芽苗采收与保鲜贮存。豌豆芽苗在第1茬或第2茬剪割时,必须在其基部留1个腋芽或分枝。一般第1茬的产量占总产量的40-50%,第2-3茬之间产量较接近。豌豆芽苗茎叶柔嫩,水分含量高,采收后须即行出售或装在保鲜袋中封口后出售。产品过多时,可将袋装的豌豆芽苗置于室温0-2℃冷库中保鲜贮存,一般可鲜贮20-25天,在5℃下也可鲜贮10-15天。
  • 种植技术推荐
更多+
二氧化碳会不会影响灵芝生长发育?

二氧化碳会不会影响灵芝生长发育?

真菌大部分都有着好气性,灵芝就是其中一种,空气中二氧化碳对灵芝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近期有种植灵芝的网友咨询想种菜:二氧化碳会不会影响灵芝生长发育?二氧化碳对灵芝生长发育有哪些影响?以下想种菜网就做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二氧化碳对灵芝生长发育的影响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0.03%灵芝菌丝可...

06-17

栽培灵芝固体培养基含水量多少适宜?

栽培灵芝固体培养基含水量多少适宜?

灵芝子实体发生阶段所需水分大部分是从培养基质中获得,但空气中的湿度也直接影响具分生能力的子实体顶端,湿度低则幼嫩的顶端会枯萎死亡,同时空气中湿度越低则培养基中水分蒸发越快。因此,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对灵芝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是至关重要的。近期有栽培灵芝的网友咨询想种菜:固体培养基栽培灵芝时适宜的水分是多少...

06-17

用灵芝段木栽培什么时候接种好?

用灵芝段木栽培什么时候接种好?

段木栽培灵芝,就是用树木段作为灵芝的培养基质,将菌种接在木段上,使其生长发育形成子实体。近期有种植灵芝的网友咨询想种菜:用灵芝段木栽培什么时候接种好?怎么样的温度适宜灵芝菌丝生长?以下想种菜网就做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段木栽培灵芝适宜接种时间灵芝在我国南方各地适宜栽培的时间较广,在我国北方则需要根...

06-17

采用段木栽培灵芝,什么时候砍伐段木好?

采用段木栽培灵芝,什么时候砍伐段木好?

段木栽培灵芝的品质和成本远高于普通灵芝,灵芝段木栽培因需要消耗大量名贵木材,对生长环境要求高,产量低,因本远高于袋栽和瓶栽灵芝,但药效可以和野生灵芝相媲美,解决了袋栽和瓶栽灵芝药用价值不高的问题。近期有种植灵芝的网友咨询想种菜:采用段木栽培灵芝,什么时候砍伐段木好?以下想种菜网就做简单介绍,供网友们...

06-17

栽培灵芝用的消毒剂如何配制?

栽培灵芝用的消毒剂如何配制?

和其他食药用菌一样,对于病虫害及杂菌的防治是灵芝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从原料处理、菌种扩制,到菌丝生长、子实体发生、成品的贮藏等整个生产过程,都会遭到杂菌和病虫害的为害,轻则正品率不高或减产,重则造成栽培失败和绝收。近期有栽培灵芝的网友咨询想种菜:栽培灵芝常用的消毒剂有几种?栽培灵芝用的消毒剂如何配制?...

06-17

网友评论
评论
发 布

更多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