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种菜农业网

培育甘薯壮苗的技术

热度:106℃ 发布时间:2022-12-20 14:47:21

培育甘薯壮苗应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性好的甘薯品种,如:以销售鲜薯为主的北京553、京薯18;以加工淀粉为主的徐薯18、冀薯98等。

一、建育苗床在栽秧前30~40天建床,南北方向,床底中间深0.5米,北面深0.57米,南面深0.67米。在床里沿床墙四周挖两条宽、深均为0.15米的通气沟,北面一条离墙0.35米,南面一条离墙0.17米,东西两头床墙中间各留一通气口与床内通气沟相通,两个出气口一高一低,便于空气流通。挖好床后在床的四周砌墙,北高0.45米,南高0.06米,东西两边砌成南低北高的斜墙。

二、酿热物配制用新鲜马粪、铡碎的玉米秸秆按1∶2混合,再用尿水拌匀,铺在床底,然后覆盖塑料薄膜,加盖草苫升温,当酿热物温度升至35℃时,踩实酿热物,厚度为0.1米。表面填盖0.08~0.1米床土,再加0.03米沙土。

三、种薯处理要选取具有原品种特征,薯形端正,薯块大小适中,光滑鲜亮,未受冷、冻、伤、病害的作种薯。

药剂处理:方法是用70%纯品甲基托布津800倍浸泡10分钟进行消毒。

四、排薯上床种薯头部和阳面向上,薯头压薯尾1/3。排种后用40℃左右的温水将床土浇透(约每平米10公斤),表面盖一层沙土约0.03米。

五、苗床管理

1.增温保温。种薯上床后3天内,使薯层温度保持34℃~37℃,4~7天保持32℃左右,出苗前床温应保持30℃~32℃;出苗后随着秧苗生长逐渐降到25℃左右。采秧后一至两天要增温保温。

2.调节水分。床土湿度保持在土壤*持水量的70%~80%。

3.炼苗。薯苗出齐后,选择晴天开始逐渐通风降温,苗高0.1米后可昼夜通风,采秧前进行低温炼苗,床温降至20℃~22℃。

4.追肥。每次采秧后以速效性氮肥为主进行追肥,每平方米追硫酸铵0.05公斤、磷酸二氢钾0.05公斤。

六、采苗及时采苗。甘薯壮苗标准:苗龄30~35天,秧苗叶片鲜绿,叶片大而肥厚,顶部三叶齐平,茎节粗,根原基多(直径0.5厘米,节间3~4厘米),茎韧而不易折断,折断秧茎时白浆多而浓,全株无病斑,秧高20~25厘米,*少8~9节,百株鲜重0.5公斤以上。

目前在生产上为更好地防治甘薯病害,大力提倡甘薯高剪苗技术,即在苗床上距苗基部3~5厘米将苗剪下,也可以在提苗后将薯苗基部剪去3~5厘米即可。前提是高剪苗薯苗要适当多炼苗3天以上,基本上不影响成活率

  • 种植技术推荐
更多+
二氧化碳会不会影响灵芝生长发育?

二氧化碳会不会影响灵芝生长发育?

真菌大部分都有着好气性,灵芝就是其中一种,空气中二氧化碳对灵芝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近期有种植灵芝的网友咨询想种菜:二氧化碳会不会影响灵芝生长发育?二氧化碳对灵芝生长发育有哪些影响?以下想种菜网就做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二氧化碳对灵芝生长发育的影响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0.03%灵芝菌丝可...

06-17

栽培灵芝固体培养基含水量多少适宜?

栽培灵芝固体培养基含水量多少适宜?

灵芝子实体发生阶段所需水分大部分是从培养基质中获得,但空气中的湿度也直接影响具分生能力的子实体顶端,湿度低则幼嫩的顶端会枯萎死亡,同时空气中湿度越低则培养基中水分蒸发越快。因此,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对灵芝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是至关重要的。近期有栽培灵芝的网友咨询想种菜:固体培养基栽培灵芝时适宜的水分是多少...

06-17

用灵芝段木栽培什么时候接种好?

用灵芝段木栽培什么时候接种好?

段木栽培灵芝,就是用树木段作为灵芝的培养基质,将菌种接在木段上,使其生长发育形成子实体。近期有种植灵芝的网友咨询想种菜:用灵芝段木栽培什么时候接种好?怎么样的温度适宜灵芝菌丝生长?以下想种菜网就做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段木栽培灵芝适宜接种时间灵芝在我国南方各地适宜栽培的时间较广,在我国北方则需要根...

06-17

采用段木栽培灵芝,什么时候砍伐段木好?

采用段木栽培灵芝,什么时候砍伐段木好?

段木栽培灵芝的品质和成本远高于普通灵芝,灵芝段木栽培因需要消耗大量名贵木材,对生长环境要求高,产量低,因本远高于袋栽和瓶栽灵芝,但药效可以和野生灵芝相媲美,解决了袋栽和瓶栽灵芝药用价值不高的问题。近期有种植灵芝的网友咨询想种菜:采用段木栽培灵芝,什么时候砍伐段木好?以下想种菜网就做简单介绍,供网友们...

06-17

栽培灵芝用的消毒剂如何配制?

栽培灵芝用的消毒剂如何配制?

和其他食药用菌一样,对于病虫害及杂菌的防治是灵芝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从原料处理、菌种扩制,到菌丝生长、子实体发生、成品的贮藏等整个生产过程,都会遭到杂菌和病虫害的为害,轻则正品率不高或减产,重则造成栽培失败和绝收。近期有栽培灵芝的网友咨询想种菜:栽培灵芝常用的消毒剂有几种?栽培灵芝用的消毒剂如何配制?...

06-17

网友评论
评论
发 布

更多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