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种菜农业网

黄瓜嫁接新技术 “十字形”顶插接

热度:185℃ 发布时间:2022-12-20 14:38:39

黄瓜嫁接可有效防治黄瓜枯萎病、疫霉病、线虫病,提高耐寒性,促进植株在较低温度下生长,提早开花结果,延长结果期,可明显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黄瓜“十字形”顶插接,操作简单易学,不需要绑扎,嫁接速度快,工效高,插接部位紧靠子叶节,细胞分裂旺盛,愈合快,成活率高。

黄瓜“十字形”顶插接,一般将砧木苗育于营养钵中,培育壮苗。接穗黄瓜苗育于育苗器中。嫁接时把苗移到操作台上进行嫁接。嫁接后再移入小拱棚内保温、保湿、遮光培育。

1.砧本选择:选用抗枯萎病兼抗疫霉病,亲和力强,在嫁接栽培上有实用价值的砧木。以云南黑子南瓜做砧木为*。

2.幼苗准备:黑子南瓜比黄瓜早播3~5天,当砧水苗9~11天,子叶完全展开,*真叶开始展开,黄瓜接穗苗播种后3~9天,子叶已充分开展,是嫁接的*适时期。严格把握接穗的嫁接适期,育苗数量大时,可分期播种,分批嫁接。

3.嫁接场所和工具

(1)嫁接场所 嫁接应在温室内进行,嫁接时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0℃~25℃,湿度在80%以上,弱光(0.5万勒)条件下进行嫁接。

(2)嫁接工具 剃须刀片 喷雾器 嫁接台 座椅 竹签。竹签自制,取一竹片,一端削成比黄瓜下胚轴略粗的四棱形双斜面,长0.5~0.7厘米,另一端削成0.4~0.8的大斜面。斜面要平滑、无毛刺。

4.嫁接步骤和方法:

(1)砧木处理 将砧木去掉生长点,拇指和食指捏住砧木子叶节,用竹签在砧木上插一孔,深度0.5~0.7厘米。注意不要插破下胚轴表皮。

(2)接穗处理及嫁接 将接穗在子叶节下1厘米处削一斜面长约0.5~0.8厘米,再从另一侧削一刀,削成双楔形面,然后将砧木上的竹签拔出,立即将接穗插入,推紧,使二者子叶着生方向呈十字交叉形。

5.管理:嫁接前给砧木浇足水,嫁接后立即移入小拱棚内保温、保湿、遮光培育,棚内温度在25℃左右,相对湿度*。保证从削接穗至移入小拱棚内,接穗不萎蔫,否则将严重影响成活率。嫁接完成后,可喷50%多菌灵500倍液或百菌清800倍液,以防接穗萎蔫和伤口感染。嫁接后进入第4~5天,黄瓜子叶色泽鲜嫩,生长点真叶比嫁接时稍长大,可逐渐通风、透光锻炼。锻炼过程中若发现萎蔫趋势,应立即补水、遮荫。嫁接苗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护性管理,经上午通风和中午太阳照射未萎蔫时,即可去掉小拱棚,进行正常管理。嫁接成活后注意及时抹掉砧木上的萌蘖。

  • 种植技术推荐
更多+
二氧化碳会不会影响灵芝生长发育?

二氧化碳会不会影响灵芝生长发育?

真菌大部分都有着好气性,灵芝就是其中一种,空气中二氧化碳对灵芝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近期有种植灵芝的网友咨询想种菜:二氧化碳会不会影响灵芝生长发育?二氧化碳对灵芝生长发育有哪些影响?以下想种菜网就做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二氧化碳对灵芝生长发育的影响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0.03%灵芝菌丝可...

06-17

栽培灵芝固体培养基含水量多少适宜?

栽培灵芝固体培养基含水量多少适宜?

灵芝子实体发生阶段所需水分大部分是从培养基质中获得,但空气中的湿度也直接影响具分生能力的子实体顶端,湿度低则幼嫩的顶端会枯萎死亡,同时空气中湿度越低则培养基中水分蒸发越快。因此,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对灵芝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是至关重要的。近期有栽培灵芝的网友咨询想种菜:固体培养基栽培灵芝时适宜的水分是多少...

06-17

用灵芝段木栽培什么时候接种好?

用灵芝段木栽培什么时候接种好?

段木栽培灵芝,就是用树木段作为灵芝的培养基质,将菌种接在木段上,使其生长发育形成子实体。近期有种植灵芝的网友咨询想种菜:用灵芝段木栽培什么时候接种好?怎么样的温度适宜灵芝菌丝生长?以下想种菜网就做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段木栽培灵芝适宜接种时间灵芝在我国南方各地适宜栽培的时间较广,在我国北方则需要根...

06-17

采用段木栽培灵芝,什么时候砍伐段木好?

采用段木栽培灵芝,什么时候砍伐段木好?

段木栽培灵芝的品质和成本远高于普通灵芝,灵芝段木栽培因需要消耗大量名贵木材,对生长环境要求高,产量低,因本远高于袋栽和瓶栽灵芝,但药效可以和野生灵芝相媲美,解决了袋栽和瓶栽灵芝药用价值不高的问题。近期有种植灵芝的网友咨询想种菜:采用段木栽培灵芝,什么时候砍伐段木好?以下想种菜网就做简单介绍,供网友们...

06-17

栽培灵芝用的消毒剂如何配制?

栽培灵芝用的消毒剂如何配制?

和其他食药用菌一样,对于病虫害及杂菌的防治是灵芝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从原料处理、菌种扩制,到菌丝生长、子实体发生、成品的贮藏等整个生产过程,都会遭到杂菌和病虫害的为害,轻则正品率不高或减产,重则造成栽培失败和绝收。近期有栽培灵芝的网友咨询想种菜:栽培灵芝常用的消毒剂有几种?栽培灵芝用的消毒剂如何配制?...

06-17

网友评论
评论
发 布

更多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