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种菜农业网

富贵竹能长多高?

热度:429℃ 发布时间:2022-12-20 14:03:20

富贵竹能长多高?

富贵竹别称万寿竹、开运竹、富贵塔、丝带树等,为龙舌兰科龙血树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西部的喀麦隆,现在为中国常见的观赏植物,寓意大富大贵,很多人喜欢养殖在家里,给自己积极的鼓励,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富贵竹能长多高吧!

富贵竹能长多高?

富贵竹能长多高没有定数,养的好一年长十几厘米甚至几十厘米都可能,养的不好也许就长几厘米,通常情况下富贵竹株高可达1.5~2.5米高以上,但作商品观赏栽培高度为80~100厘米为宜。如果太高了可以进行修剪,如是栽种在盆里的可以把它编起来,剪断也是可以的。

富贵竹会开花吗?

富贵竹是可以开花的

,伞形花序有花3~10朵生于叶腋或与上部叶对花,花被6,花冠钟状,紫色。浆果近球球,黑色。富贵竹开花和其他植物开花一样都是正常的生长发育阶段,但在我国栽培较少开花,物以稀为贵,所以一旦开花就被人们意寓是好运来临,是人们美好的期盼和祝福。

富贵竹有没有毒?

富贵竹是没有毒的,大家可以放心养殖,而且富贵竹的汁液也是无毒的,竹叶和竹竿含有发达的纤维组织,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受到红蜘蛛和毛毛虫这两种害虫的侵害,红蜘蛛吸食它叶片的汁液,而毛毛虫则吃叶片。

富贵竹养殖方法

1、土培:富贵竹剪取至少10厘米的粗壮茎,带叶,将切口斜切,利于生气根,插到砂床中,并维持温度在25度左右,一个月便可生根成活。

2、水培:富贵竹水培繁殖也是先剪取10厘米的粗壮茎,带叶,切斜口,然后插入水中,注意整个植株的三分之一浸入水中,并且由于水中养分稀少,想要提高成活率需要加入营养液。

3、瓶栽:富贵竹瓶栽应该说是最具有观赏价值的方法,多半人都采用这样的方法,但是这样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水中的养分没有土壤中丰富,需要增加营养液,否则会出现黄叶。

4、温度:富贵竹是南方植物,喜高温,适合富贵竹生长的温度是20~28度,对于低温,富贵竹也有极强的适应能力,一般2~3度的低温富贵竹都能接受。

5、湿度:富贵竹喜阴湿,耐涝,浇水要勤,土培的不能土干,要及时浇水,水培的要经常换水,保证水的养分。

6、土壤:富贵竹要有良好的通透性,要经常松土,施肥,最好撒上一点沙子,可以适当放一些腐叶当有机肥。

7、光照:富贵竹喜半荫环境,对光照要求不严,但是不能长时间强光照射,否则会出现黄叶生长慢的情况。

  • 种植技术推荐
更多+
二氧化碳会不会影响灵芝生长发育?

二氧化碳会不会影响灵芝生长发育?

真菌大部分都有着好气性,灵芝就是其中一种,空气中二氧化碳对灵芝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近期有种植灵芝的网友咨询想种菜:二氧化碳会不会影响灵芝生长发育?二氧化碳对灵芝生长发育有哪些影响?以下想种菜网就做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二氧化碳对灵芝生长发育的影响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0.03%灵芝菌丝可...

06-17

栽培灵芝固体培养基含水量多少适宜?

栽培灵芝固体培养基含水量多少适宜?

灵芝子实体发生阶段所需水分大部分是从培养基质中获得,但空气中的湿度也直接影响具分生能力的子实体顶端,湿度低则幼嫩的顶端会枯萎死亡,同时空气中湿度越低则培养基中水分蒸发越快。因此,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对灵芝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是至关重要的。近期有栽培灵芝的网友咨询想种菜:固体培养基栽培灵芝时适宜的水分是多少...

06-17

用灵芝段木栽培什么时候接种好?

用灵芝段木栽培什么时候接种好?

段木栽培灵芝,就是用树木段作为灵芝的培养基质,将菌种接在木段上,使其生长发育形成子实体。近期有种植灵芝的网友咨询想种菜:用灵芝段木栽培什么时候接种好?怎么样的温度适宜灵芝菌丝生长?以下想种菜网就做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段木栽培灵芝适宜接种时间灵芝在我国南方各地适宜栽培的时间较广,在我国北方则需要根...

06-17

采用段木栽培灵芝,什么时候砍伐段木好?

采用段木栽培灵芝,什么时候砍伐段木好?

段木栽培灵芝的品质和成本远高于普通灵芝,灵芝段木栽培因需要消耗大量名贵木材,对生长环境要求高,产量低,因本远高于袋栽和瓶栽灵芝,但药效可以和野生灵芝相媲美,解决了袋栽和瓶栽灵芝药用价值不高的问题。近期有种植灵芝的网友咨询想种菜:采用段木栽培灵芝,什么时候砍伐段木好?以下想种菜网就做简单介绍,供网友们...

06-17

栽培灵芝用的消毒剂如何配制?

栽培灵芝用的消毒剂如何配制?

和其他食药用菌一样,对于病虫害及杂菌的防治是灵芝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从原料处理、菌种扩制,到菌丝生长、子实体发生、成品的贮藏等整个生产过程,都会遭到杂菌和病虫害的为害,轻则正品率不高或减产,重则造成栽培失败和绝收。近期有栽培灵芝的网友咨询想种菜:栽培灵芝常用的消毒剂有几种?栽培灵芝用的消毒剂如何配制?...

06-17

网友评论
评论
发 布

更多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