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麦田由于土壤瘠薄,干旱缺水,耕作粗放,栽培技术落后等原因,使产量低而不稳,严重地影响着
小麦的均衡增产。现将鲁南地区旱地麦田获高产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一、培肥地力,节约用水。一般情况下,旱地小麦低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土壤肥力低、养分失调、供肥能力差,麦苗生长弱、根系不发达,以致土壤水分利用率低。只有快速增肥地力,以肥济水,才能迅速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增加旱地小麦产量。试验表明,培肥地力最有效的办法是大量增施有机肥,或实行秸秆还田。但在有机肥不足的情况下,一般亩施碳铵50~80公斤,磷肥50~60公斤,钾肥5~10公斤,除满足当季小麦所需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积累在土壤中,这样逐年积累,一般经过2~3年,地力可明显提高。之后,为降低生产成本,可把化肥施用量适当减少,逐步增施有机肥施用量。根据旱地麦田水源紧缺,追肥效果差的特点,旱地小麦一般应把全部肥料做底肥一次施足,即“一炮轰”。但在地力较肥,施肥量较多的情况下,采用“一炮轰”的办法施肥,会使苗期营养生长过度,群体发展失控,可以适当留一部分肥料于冬前或早春追施,变“一炮轰”为“两炮轰”。 二、采用良种,以种节水。旱地种植的品种必须具有较强的抗旱性能,并要求抗冻抗病性好。不同品种产量差异较大,盲目种植不抗旱的喜大肥水的高产品种,不仅不能增产,还会大幅度减产。根据鲁南土壤和气候条件,主要推广了广适性节水型品种莱州3279。该品种主要有以下特点:属冬性,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型紧凑,叶片小而上挺,旗叶直立,角度好,有利于:通风透光。株高75厘米,秆矮而细,秸秆弹性好,高抗病害,抗旱,抗倒性强。长势强,早春生长发育快;早熟,抗干热风,落黄好。一般每亩成穗50万左右,穗粒数35~40个,千粒重35克左右,品质优。 三、科学播种,以苗济水。旱地小麦受自然因素制约较大,只有科学播种,培育壮苗,才能经济合理的利用水分调节养分,从而实现高产。①适期播种。旱地冬小麦分蘖及成穗的调控能力比较差,播种过早易造成冬前旺长,浪费地力、水分,抗寒力下降,易遭受冻害;播种过晚冬前群体小,小弱苗多,不利于分蘖成穗。因此,应掌握播期服从墒情的原则,合理确定播期,鲁南地区一般在9月28日至10月8日播种为佳。②适深播种。播种深度控制在3~4厘米为宜,并要做到干不种深,湿不种浅,播种深浅均匀一致。 四、群体合理,经济用水。过去,旱地麦田受“有钱买种,无钱买苗”等观念的影响,多实行“旱播种、大播量、大群体”的栽培模式,常导致小麦前期群体过大,将有限的水分、养分过早地消耗在营养生长上。早春返青晚,若遇“倒春寒”死苗重。后期由于肥水供应不上,造成成穗率低、穗数少、穗头小,粒子不饱满,产量低。据多年试验,在旱地上,盲目增加基本苗,不一定能增穗,即便增了穗也不一定能增产。所以,根据旱地麦田特点,必须合理确定种植密度,建立高产低耗的群体结构,充分利用土壤水分、养分,才能获得高产。 五、合理保墒,以土蓄水。旱薄地麦田客水少,土壤水分的主要来源是自然降水,但在鲁南地区小麦生育期间降水仅占全年降水的30%,大量降水集中6~9月份。因此如何做到伏雨冬用,秋雨春用,是夺取旱地小麦增产的又一重要措施。试验表明,通过深耕加深耕层,打破犁底层,可有效的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而且可以扩大根系的吸收范围,促进根系发育,增强小麦的抗旱能力。据测定,大犁深耕35厘米,比不深耕前的活土层增加15厘米,总孔隙度增加4.1%,毛管孔隙度增加6.7%,土壤容重降低0.15克/立方厘米,每亩土壤蓄水量增加10.63立方米,平均每加厚5厘米耕层可增加蓄水量3.5立方米,增产小麦6~12公斤。深耕的作用可维持多年,但深耕也有一些不良作用,主要是打乱土层,土壤悬空,容易跑墒,这在干旱年份尤为突出。所以,我们注意扬长避短,深耕与浅耕相结合,深耕一年,浅耕几年,结合调茬,尽量把深耕安排在冬季。 六、加强管理,提墒保水。旱地小麦增产的关键在于种好,打好丰产的基础。但如何根据旱地麦田土壤水分的运动规律和麦苗情况,加强田间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围绕“水”字做文章,田间管理着重抓了三项措施:①抓好镇压提墒。经过深耕的旱地麦田,往往整地不实,土壤松暄,易通风跑墒,播种后及早春及时镇压2~3次,既可沉实土壤,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又可将下层土壤水分提到表层,增加表墒,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率。所以镇压具有提墒、保墒的双重作用。据山亭区农技推广站测定,播后镇压一次,冬前0~20厘米土壤含水量为14.7%,比未镇压的高2.1%。播后及早春镇压二次,起身期0~20厘米土壤含水量为13.8%,比未镇压的高2.3%;单株分蘖多1.2个,次生根多3.1条,后期考察亩增产23.1公斤。②抓好雨后及早春顶凌期及时划锄。以破除土壤板结,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同时,可以铲除杂草。特别是抓住“顶凌期”划锄保墒效果更好,土壤含水量比不划锄的一月后一般高2%左右,5厘米地温提高 0.5~0.8℃,可有效地促进小麦早返青,健壮成长,同时亩穗数和穗粒数分别增加1.4万和 1.1粒。③早春借墒追肥。旱地小麦虽然追肥效果不如水浇麦田好,但追肥对那些底肥不足,有可能出现“老弱苗”的旱地,以及那些土层厚,为控制冬前生长过旺,留一部分化肥做追肥的地块都有重要意义。在底肥施用不足的情况下,旱地麦田追肥必须在早春雨后或土壤刚解冻“返浆期”借墒追肥,并做到深施埋严,可以有效地利用耕层土壤水分,借冬季积蓄雨雪调节土壤养分运输,促进小麦根系吸收和早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