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给生产带来严重损失,目前还没有高抗或免疫品种。为了降低损失,提高玉米产量,需要进行综合防治。发病症状植株感病后,表现为严重矮化,茎秆变粗,叶片紧凑,节间缩短,叶片变成深绿色,变宽、短脆。发病早的不抽穗,发病晚的雄、雌穗抽出,但扭曲畸形,雌穗小,甚至不结穗。有些玉米品种感病后,心叶卷在一起,特别是叶角都黏结在一起,由于茎部继续生长,使心叶弯成弓状,造成减产。防治技术(1)药剂拌种:每千克种子用包衣剂0.2千克,能有效地防治苗期灰飞虱,减少病毒病的传播。(2)及时清除杂草,破坏灰飞虱越冬越夏...
选用良种可选用去年推广种植的甜玉米超甜3号、超甜204,也可试种示范东甜206等新品种。这些品种产量高,生育期中等,鲜籽粒含糖量16%以上,鲜食味道好。适时播种,培育壮苗一般从3月15日~20日左右开始播种,必须采用尼龙薄膜搭架覆盖育苗。选择土壤疏松,肥力较好,阳光充足的沙壤土地块作苗床,精细整地后,施一遍稀薄人粪肥,按3~5厘米的粒距排好玉米种子,略加镇压,再用细泥盖种,厚约1厘米,然后搭架盖膜保温。苗龄20天左右,叶龄二叶一心至三叶一心移栽,防止超龄移栽,降低产量。提高整地和移栽质量,确保全苗、匀苗翻...
近年来玉米多穗现象频繁发生,造成不同程度损失。玉米多穗现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异常气候条件是造成没花丝或空棵的主要原因玉米原产热带,属短光照作物,在异常气候条件下,如雌雄穗分化阶段,拔节前干旱、连续阴雨,光照不足,导致有机营养不足,雌穗花丝吐丝不畅或雄穗不能正常开花散粉,影响授粉授精,导致第一果穗不能正常成穗,多余的营养将供给下一个果穗,如果第二个果穗仍然不能正常授粉,营养又将继续供给下一个。如此这样,即使后期果穗发育正常,田间已无花粉可授,因此形成了多穗现象。2.穗发育阶段大肥大水是玉米形成多穗...
粮饲兼用玉米的防治重点是粘虫和玉米螟。由于既收籽粒,秸秆还要用作青饲料或青贮饲料,因此要严格禁用剧毒或残效期长的农药,实现无公害生产。对粘虫可选用特异性杀虫剂如20%灭幼脲l号胶悬剂10~20毫克/千克和25%灭幼脲3号胶悬剂50~100毫克/千克喷雾,也可用Bt乳剂400~500倍液喷雾。对玉米螟在玉米10叶期,花叶率超过10%时用Bt乳剂每亩200~300毫升加水稀释灌心叶。...
糯玉米又称粘玉米、蜡质玉米,是玉米中的、特用玉米,鲜食具有鲜嫩柔软细腻,清香粘糯微甜、皮薄无渣等特点,已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鲜食玉米的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特别是早春鲜食玉米以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而快速发展,因此我们为了顺应发展需要,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整理出此项配套技术。1选种育苗1.1选用良种早熟栽培应根据品种本身的适应性和人们食用鲜果穗的习惯,选用品质好、果穗均匀、抗病性强的早中熟杂交种,如沪玉糯2号、沪玉糯3号、苏玉糯3号、苏玉糯5号、中糯2号、京...
玉米密植通透高产栽培技术是以应用优质高产耐密良种、采取大垄宽窄行栽培、增加密度等为主要措施的增产增效技术。种植方式由原来传统的65cm或70cm垄作玉米,两垄变1垄,垄距为130cm或140cm,垄上种双行,大行距90cm或100cm,小行距40cm,形成宽窄行栽培。玉米密植通透高产栽培技术较一般栽培增产80~100kg,同时降低玉米含水量3~4个百分点,提高了玉米的品质。一、种子及其处理1、品种选择。根据我县的气候条件、生产水平、土壤肥力等特点,选择适合依安县种植的耐密品种吉单77。2、种子质量。种子纯...
南和县2007年玉米种植面积30万亩,长势普遍好于往年,玉米平均亩产900斤,千斤地块到处可见,有的地块可达1400斤。今年秋季丰收成因,大致有以下几点:1、品种对路很关键。通过几年玉米品种试验、示范、筛选,我县2007年重点推广了高产、紧揍、高密度品种,如郑单958、浚单20、浚单22等。这些品种的推广缓解了农民间、定苗过密与合理密植的矛盾,有效地减少了后期玉米果穗的空杆和突尖。2、苗全、苗齐是基础。玉米亩茎数不能靠分蘖来调整,并且缺苗补种的玉米植株细小瘦弱,只有正常植株产量的30%。所以对玉为来说,苗...
一些地方将玉米剥皮后双穗皮互系吊挂在室外储存,以为这样即可快速降低玉米水分,又可缓解储粮库房不足的难题。其实,这种做法弊多利少,不足取。其原因如下:1、破坏营养。因高温和阳光照射,会使其中的脂肪、粗蛋白质和维生素C、维生素B--2、湖萝卜素等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在烈日下长期暴晒的玉米,不但营养价值严重降低,而且口味不佳,适口性变差。2、吸附毒物。玉米储存在空气中,会大量吸附空气中飘浮的有毒物质,城郊及化工厂附近则更为严重。食用了这种玉米,轻者损害身体健康,重者会导致癌症,危及生命。3、产生霉菌。储存...
该品种生育期99天左右。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千粒重344克左右,出籽率87%。中抗小斑病,抗大斑病,中抗弯孢霉叶斑病,感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矮花叶病,感玉米螟。籽粒粗蛋白质含量11.3%,粗脂肪含量4.4%,粗淀粉含量71.2%,赖氨酸含量0.3%。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643.6公斤。...
该品种由山农玉米育种研究室选育而成。属中熟、中杆、大穗型玉米新品种。夏播生育期100天左右,株高260-270cm,穗位99cm,穗长26cm左右,果穗为直筒形,白轴,黄粒,籽粒大马齿形,穗行数14-18。较抗大小叶斑病,病毒病、青枯病、粗缩病,特抗倒伏,活杆成熟,一般亩产700-800公斤左右。适宜密度3500株-4000株/亩左右。比较适合黄淮流域,尤其是山东、河南、河北、江苏等省表现上佳,有很好的推广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