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种菜农业网

玉米种植技术

甜玉米穗储藏技术

甜玉米穗储藏技术

 甜玉米穗的生产有较强的季节性,不耐贮存,货架期短,难以满足群众经常的需求,对于甜玉米穗的储藏保鲜,经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证明,以下几方面应引起注意。1.适时采收不同品种的甜玉米,不同气候条件和不同栽培技术,甜玉米穗的采收期不尽相同。经口感评价和含糖量测定,一般在花丝抽出后18-24天左右采摘。经验证明:甜玉米穗采收过早,产量低,含糖不足,香味不浓;采收过晚,甜玉米穗中的糖分大部分转化为淀粉,籽粒老化,表皮变硬,风味不佳。一般可在甜玉米籽粒充实饱满,用手掐破表皮时,外流白色乳汁较充足时,采收为宜。2.采收时...

爆裂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爆裂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爆裂玉米既具有玉米共有的生物学特性,也有其特有的性能,在生产中运用适宜的栽培技术,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一、辅助授粉爆裂玉米雌雄花序同株异位,雄花早熟,雄花穗比雌花穗早抽,抽雄后8~10天开花。雌穗遇不良自然条件,吐丝时间要比雄穗抽雄晚20天以上,为达到田间雌雄穗花期相遇良好,栽培上可采用隔畦分期播种,播期间隔20~30天,畦宽2米,每畦4行。播期以4月中旬及5月中旬分两期播种为宜。同时辅以人工辅助授粉,采用竹竿赶花授粉方式,既省工省时,又可提高结实率。二、定苗打杈爆裂玉米单穗粒重61克,叶片开展度不大,易...

玉米苗枯病的防治方法

玉米苗枯病的防治方法

玉米苗枯病是玉米苗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发病初期常造成玉米苗心叶卷曲、萎蔫,严重者造成死苗。近几年,玉米苗枯病发生有加重趋势,成为玉米苗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症状表现玉米发病后,根尖处先变褐,扩展后导致根系发育不良或根毛减少,次生根少或无,初生根老化,皮层坏死,根系变黑褐色,并在茎的第一节间形成坏死斑,引起茎部水浸状烂,易断裂,叶鞘也变褐、开裂。叶片变黄,叶缘枯焦,心叶卷曲易折,发病严重的出现死亡,有少量次生根的形成弱苗。受害轻的幼苗地上部无明显症状,一般在2~3叶期第1~2片叶的叶尖开始发...

晚播夏玉米促早熟三则方法

晚播夏玉米促早熟三则方法

方法一:浅中耕,适宜中晚播早熟品种,可提早5天成熟。浅锄应在灌浆后进行,深度不超过6厘米,尽量少伤根系和叶片。方法二:玉米抽穗时喷乙烯利,亩用50克乙烯利对水10公斤进行喷施,可使株高降低,秃顶减少,对促早熟有一定作用。方法三:去无效穗,适合单穗品种,上部第一果穗发育快,吐丝早,易受精结实,而下部发育迟,吐丝晚,不易受精结实除去。...

粤农9号(玉米)

粤农9号(玉米)

粤农9号“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1993年秋用粤单9117为母本,与改良群体品种泰苏黄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顶交种。特征特性春植生育期105~110天,秋播生育期100天左右,为中熟硬粒型品种。株高200厘米,穗位高70厘米,穗长18厘米,穗粗4.5~5.0厘米,穗行数14行以上,每穗460粒左右,千粒重260克以上,出籽率83%,籽粒黄色,品质优,秃顶短,食味佳,可作果蔬食用。高抗大小斑病、纹枯病、穗腐病;抗螟虫、蚜虫;抗倒伏、抗寒、耐旱、适应性广;株型紧凑,适宜密植、间作套种和春秋冬播。19...

屯玉47(春秋1号)玉米

屯玉47(春秋1号)玉米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早熟品种,生育期122天左右;株型半紧凑,株高265厘米左右,穗位高100厘米左右,根系发达,抗倒性好;果穗长筒形,穗长25厘米,穗行16~18行;粉红轴,黄粒,马齿型,结实性好,千粒重350克;综合抗性好;一般亩产700公斤左右,高产可达900公斤。栽培要点适宜密度3000~3300株/亩。适宜地区东北早熟春玉米区。...

高蛋白玉米和高油115玉米具有何特点和优势

高蛋白玉米和高油115玉米具有何特点和优势

1、农大高油115:中国农业大学选育。1996年、1997年和1998年分别通过了北京市、天津市和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春播生育期120天,株高285cm左右,穗位高150cm,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千粒重310g。籽粒含油量8.8%,比普通玉米高1倍左右,蛋白质含量11.3%,秸秆含粗蛋白8.6%,可作青饲,是粮、油兼用、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抗大斑病、小斑病,未发现青枯病。一般产量6450-6600公斤/公顷。密度为60000-67500株/公顷,栽培中应适当控制株高,避免倒伏。2、优势高...

玉米面条加工技术

玉米面条加工技术

玉米面条不但保留了玉米的原有香味及营养成分,而且色泽金黄,口感滑爽细腻,耐煮,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现将其生产技术简要介绍如下:原料整理剔除玉米中的霉烂粒和杂质等,以保证玉米面条成品的色泽。将清选好的玉米粒用清水浸洗,用水量以刚好淹没玉米为宜。让玉米粒外皮吸足水分,减少皮层与胚乳的粘合能力,同时使胚乳质地变软,以利于进入下一道操作工序。剥皮净胚将清洗好的玉米粒置于专用的净胚机内,经过打、擦、筛等工序,做成玉米糁。将玉米糁放入专用浸池中,加入清水浸泡1―4小时,期间应换水1―2次。浸泡时间冬长夏短,以玉米糁吸...

郑白糯918(玉米)

郑白糯918(玉米)

品种来源:母本郑白糯WX019,来源为以带白糯基因的玉米群体材料为wxwx供体与郑32等自交系杂交组成选系群体,连续自交选育而成;父本为郑白糯WX008,来源为以带白糯基因的玉米群体材料为wxwx供体与地方种质杂交组成选系群体连续自交选育而成特征特性:在黄淮海地区出苗至最佳采收期80天。幼苗叶鞘绿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株型平展,株高253.7厘米,穗位111.4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花药绿色,颖壳绿色,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穗长19.51厘米,穗行数13.46行,穗粗4.40厘米,穗轴白色,籽粒白色,鲜...

病虫手册——玉米丝黑穗病

病虫手册——玉米丝黑穗病

黑穗病俗称乌米,危害玉米、高粱、小麦、水稻等作物。其中丝黑穗是玉米、高粱上的重要病害,系统侵染,一年侵染一次。厚垣孢子在土壤中可存活4年,主要靠土壤、粪肥、种子侵染。病 源:玉米丝黑穗病是以土壤传病为主,苗期侵染的病害。病原菌为丝轴团散黑粉菌[SporisoriumreilianumKuHn]LandonetFull]。以冬孢子散落在土壤中,混入粪肥里或沾附在种子表面越冬,冬孢子在土壤中能存活3年。土壤带菌和混有病残组织的粪肥是其主要侵染源。种子表面带菌虽可传病,但侵染率极低,它是远距离传播的侵染源。玉米...